時評|房地產調控必須重視預期管理

時評|房地產調控必須重視預期管理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特約評論員 葛豐

近期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顯著升溫,住建部為此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

在“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已堅持年餘的背景下,仍有部分城市出現房價較快上漲,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基本面條件非常一般(產業基礎較差、人口持續外流、真實需求有限)的三四線城市,由此足見,中國的房地產調控情況何其複雜、挑戰何其巨大。

面對這個巨大的挑戰,本輪房地產調控態度之堅決、手段之多樣,著實已可謂空前,譬如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不到5個月時間內,全國各地累計新發布的調控“補丁”就已超過130項,可是即便如此,房地產調控面對的形勢仍然使有關部門須臾不敢放鬆警惕。

在各種短期調控措施逼近極限,而長效機制又必然需要較長建設期的情況下,當前房地產調控可進一步發力的重要抓手是重視並用好預期管理,其必要性體現在:

首先,從一般學理來看,無論看多樓市者可以列舉出多少項推動房價上行的因子(譬如短期分析框架中的存庫量減少、長期分析框架中的城鎮化仍在推進中,等等),這些基本面分析中提出的因子,實則都無法構成房價上行充分條件。因為現代房地產市場高度金融化的客觀現實,決定了這個市場的運行邏輯,起碼在相當程度上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在這個市場中,投資者對於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期,才是左右市場的諸多變量中最具決定性影響力的核心變量。

其次,具體到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緣起於複雜成因,國內投資者本就對各種形式的“剛性兌付”存有根深蒂固的執念(譬如房價稍有下挫,就會有大鬧售樓處的鬧劇上演),由此再加之確有不少地方地府深陷“土地財政”陷阱難以自拔的現實困境,以及此前數輪房地產調控,每每淪為“空調”的既成事實,一併使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成了一個“奇特”的個例,因為這個市場中的投資者,對於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期之強烈、之持久、之一致,很難再有其他市場可比擬。

最後,再回到一般學理來看,可惜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再特殊,也一樣無法擺脫市場客觀規律的支配。這個客觀規律簡而言之就是,金融市場中初始價格的上漲,往往使人們產生價格會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從而吸引新的買者進入並進一步推高價格,而這個自強化的循環中反覆形成並強化的“自我實現的預期”越是一致,越是強烈,其所產生的泡沫就越嚴重,奔向清算日的速度就越迅疾,最後造成的損失就越巨大。

所以要在房地產領域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就必須先打破房價永遠上漲的集體預期。這就要求房地產調控不僅要抓住寶貴的窗口期進一步平衡供求關係,而且還要在看似“虛”實則“實”的預期管理上下更大力氣,其中尤其要窮盡手段向市場宣示明白,本輪房地產調控絕不會半道而返,試圖挑戰“房住不炒”定位者,終究會為自己的錯誤而買單。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