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騰一汽聯姻: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拜騰一汽聯姻: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消息很突然:一汽已經簽完了拜騰的 B 輪。一個問題:一汽的轉型、拜騰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和產品上市進展會加速麼?

細節

很遺憾,沒有一家媒體拿到投資額度,但可謹慎認為額度不大。拜騰聯合創始人兼 CEO 畢福康的前後表態很矛盾:先說一汽的投資的“金額巨大”,被問及是否控股又說“一汽所佔股份非常小,對拜騰沒有任何控制權。”

鑑於「金額巨大」這種表述模稜兩可,解釋空間很大,我傾向於認為一汽是象徵性地投了一點,協議的重心還是在合作。

關於合作部分的表述也只有一句:“一汽將與拜騰在產品研發、製造、供應鏈管理和銷售服務領域開展合作”。

影響

先說說拜騰,這家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兩位創始人都不是華人,但公司卻深耕中國市場。能看出拜騰也很清楚這個問題,包括引入南京市政府、蘇寧和和諧汽車的投資,拜騰財務、製造、對外事務、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投資者關係、中國研發中心、業務發展等多個關鍵崗位都找了前中國車企的華人高管擔任,除了基本的融資和團隊擴張以外還有另一層目的:學習“與中國人打交道”。

最近一例是去年 12 月 11 日,拜騰挖來前長安 PSA 執行副總裁應展望擔任拜騰製造副總裁,當時的公告中說,應展望“主要負責拜騰南京工廠建設、生產製造、供應鏈體系打造以及生產資質申請相關工作。”拜騰總裁戴雷興奮的說“這是拜騰本土化進程非常重要的一步。”

重要是重要,就是晚了點。新造車公司產品要上市都有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就是生產資質,但從去年開始,發改委已經明顯收緊了資質審批計劃。從這個角度講,也不排除未來有「一汽拜騰」尾標的車型上路。媒體報道也提到一汽會幫助拜騰首款量產車明年如期上市。

另外,拜騰也提到希望獲得一汽的零部件供應鏈支持。

最後一個影響是融資本身,拜騰的融資不比蔚來威馬,後兩者都是號稱融資過百億的主。拜騰去年8月才完成了 2 億美元的 A 輪,有了一汽戰投和合作的背書,相信今年上半年的 B 輪也能更快 close。

再說說一汽,近兩年北派的一汽遠沒有南派的上汽心態開放,上汽和阿里的互聯網汽車項目,尤其是基於賬號體系的智能車機 OTA 屬於典型的心態開放的互聯網+汽車工業融合的產物。

所以拜騰之於一汽的價值首先是對三電和智能化的理解,除此之外,據說投資拜騰是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力推的結果,自去年 8 月上任以來,徐留平對一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果這次跟拜騰合作能給一汽帶來新鮮血液,助推一汽轉型,那麼徐留平的目的就達到了。

最後,坦白說一汽和拜騰在同級公司裡都屬於實力不錯但處於或轉型或突破階段的公司,這樣的組合到底算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2020 年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