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芯片廠商義隆“新動作”:周密佈局3D人臉識別、智能交通等人工智能領域

在全面屏、屏下指紋、3D人臉識別等高科技盛行的今天,智能手機同質化現象也非常明顯,為了能在千篇一律中脫穎而出,創新技術必不可少。隨著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無人銀行。。。等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人工智能已逐漸與我們“形影不離”。

然而,在全面屏盛行的風口,指紋識別市場的發展就不那麼樂觀了。為了不被時代浪潮淘汰出局,各指紋廠商紛紛調整佈局,快馬加鞭搶佔“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高地。

繼正式切入人工智能後,義隆推出詳細AI技術方案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義隆”)作為一家老牌的臺係指紋芯片廠商,在指紋芯片市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主要業務為類神經網絡及模糊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八位元精簡指令微控制器及特定用途積體電路等製造及銷售,同時提供此類產品的研發服務等。

據臺灣媒體報導,5月30日,義隆宣佈將在今年的Computex中展出3D人臉識別軟硬體整合方案,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車流解決方案( AI Enabled Smart Transportation ),以助搶佔市場商機。

事實上,在今年的一季度報告中,義隆就已宣佈正式跨入人工智能領域,並規劃執行從AI應用的產品涵蓋生物識別延伸到汽車電子範疇,最終擴及開發AI平臺,為企業的中長期運營規劃藍圖。

報告中,義隆方面表示,投入AI的發展,總體規劃未來三年投入的人力資源超過百人以上,投入資金將佔總研發費用的15%至30%,這一項持續進行中的重要工作,其預測這部分對公司未來的營收貢獻將會逐年提升。

義隆董事長葉儀皓表示,在此次CompuTex中展示的3D人臉識別軟硬體整合方案,是透過IR Camera主動光結合深度資訊提供高性價比的防偽方案,可防止他人翻拍照片、盜取用戶訊息。通過AI深度學習技術,系統可偵測臉部特徵進行高精準匹配,解鎖速度快。此外,該整合方案也導入智能曝光功能和自我學習化妝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配合市場趨勢的低價手機方案,義隆也推出利用手機前置鏡頭搭配人工智能(AI)深度學習技術的2D人臉識別方案,此方案加入防演算法,從畫素、光影等方式找出真人與相片的差異性,提升了2D人臉識別的安全性以及防禦能力。

眾所周知,義隆主營業務為電容式指紋識別芯片的生產銷售。在全面屏催生之下的屏下指紋識別已成當今指紋識別主流,而屏下指紋識別主要採用的技術是光學式和超聲波式,前置指紋識別主要依託的是電容式指紋識別方案。在電容式指紋識別發展空間飽和化的情況下,義隆順應時勢,推出人臉識別方案,將有利於促進營收增長。

除3D人臉識別方案外,義隆還將推出智能交通車流解決方案。透過影像分析車流數據,並做立即判斷,然後將資料匯入雲端平臺,做大數據分析。除了車流量、車流密度,每臺車的行車速度、行進軌、甚至是間距,都一覽無遺。

此外,葉儀皓強調,除了臺灣外,這套解決方案對交通工具中機車佔比較高的東南亞國家來說,可以說是因地制宜的系統,將是未來南向的最佳利器。

目前因為城市人口的增多,相對應的各式車輛數目也增加,但城市建設的公共運輸工具及道路,卻遠遠趕不上車輛增加的速度,所以交通擁堵是許多城市治理最頭疼也急需解決的問題。義隆推出的智能交通車流解決方案,若能得到實際應用,將有利於大大改善城市的交通堵塞問題。

義隆去年智能新品連發,營收創近三年來新高

據瞭解,義隆去年新品連發,指紋識別除佈局既有消費性電子產品,也跨足到智能卡領域,與韓國合作伙伴共同供應聯合國指紋識別智能卡,觸控產品部分則除既有筆電、手機、平板觸控屏幕外,也搶觸控筆市場機會,新品佈局成效反映在其去年的營收和淨利上。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義隆2017年實現營收新臺幣75.03億元,同比增長14.4%,營收創近三年來新高,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新臺幣10.73億元,同比增長78%,每股純益2.58元。

此外,義隆2015年、2016年實現營收分別為新臺幣66.05億元、65.59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4.1%、-0.7%。

圖1 義隆近三年營收及增長情況(億/新臺幣)

指纹芯片厂商义隆“新动作”:周密布局3D人脸识别、智能交通等人工智能领域

從今年一季度來看,義隆首季實現營收新臺幣17.8億元,季減少5.8%,年增加11.96%,略低於原先預期的18-19億元,營益率16.2%。據瞭解,季減少主要原因在於研發費用持續增加,業外具有處分轉投資收益及評價利益約6000-7000萬,單季匯損則約1600萬元。

指纹芯片厂商义隆“新动作”:周密布局3D人脸识别、智能交通等人工智能领域

義隆方面表示,2018年首季營收季減下滑幅度落於在可接受範圍內,毛利率表現也優於去年第四季。義隆首季主要營收來源為觸控產品、非觸控產品,佔比為68:32。其中,觸控產品包含TouchPad(43%)、Touch Screen(NB、Mobile、Tablet)19%、指紋識別(6%),非觸控產品(32%)包含point stick、消費性IC、通訊IC、MCU、光學滑鼠等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淨利潤方面,據臺灣媒體報道,“義隆首季稅後淨利2.64億元,季增加9.2%、年增加88.1%,單季每股賺0.61元。”義隆首季淨利潤創近四年來同期新高。

此外,法人預估,隨著工作天數恢復正常,加上PC客戶開始備貨,義隆第二季營收將可優於首季,且第二季營收將季增12%至18%。

整體而言,在經歷了前兩年的營收低迷時期,義隆調整佈局,拓展智能卡相關業務,去年營收成功扭轉負增長局面,今年來,又著手人工智能領域,這將成為其後續營收增長的強大推力!但縱觀指紋芯片市場,隨著全面屏給指紋市場帶來的衝擊,不少指紋芯片廠商紛紛調整佈局,如匯頂科技研發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並已成功商用;FPC佈局智能汽車與AI領域;神盾拓展智能鎖、虹膜識別領域等,因而,“人工智能”技術的較量已成為當下指紋市場新的競爭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