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削弱:西方民主國家正陷入制度性危機

共识削弱:西方民主国家正陷入制度性危机

(歐盟共同體搖搖欲墜加劇西方民主國家危機。圖片來源 新華網)

一直以來,總有人將西方比作是自由民主的天堂,認為西方民主制度是現今社會最完美的制度。殊不知,當前西方國家普遍面臨嚴重挑戰,制度危機、共同體建構矛盾及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的失敗等,均表明西方文明正在發生倒退。

當前西方危機首先表現為根本性的制度危機。2017年6月9日,英國議會選舉結果公佈,首相特雷莎·梅領導的保守黨失去議會多數席位,一度被工黨喊話下臺。其後保守黨與北愛爾蘭極右民主統一黨(DUP)達成組閣協議,才最終度過“組閣危機”。這一危機只是西方民主制度遭遇挑戰的冰山一角,原因在於,西方制度是依靠殖民主義完成資本積累,從而實現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的。一旦這個基礎失去保障,資本主義制度就會恢復專橫,造成社會急劇分化、貧富差距擴大、權力分配固化,最終迴歸到準封建式的世襲制度。因而,這種危機絕不是細枝末節的具體困難,而是一個歷史性宿命。一些敏銳的思想家對此已有所察覺。如法國著名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就尖銳地指出了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世襲制”特徵,福山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也不得不討論美國製度的“再世襲化”風險,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光斌則直接稱美國製度為“封建制”。

制度危機折射更深層次的共同體建構危機和文化矛盾。西方的制度危機是比較表面的現象,更深一層的是共同體危機,也就是國家建構危機,以及隨之產生的文化矛盾。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中,資本主義和共同體建構是西方文明內部一對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的矛盾。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主要以文化矛盾的方式繼續存在,主要體現在群體與個人、集權與分權、歸化與多元這三種矛盾之中。例如,在美國曆史上,國會多次通過移民法案來緩解國內工人運動的威脅;而在今天的歐洲,面對移民問題,親資本的力量一直是持歡迎立場的主力,這就為後續難民危機、恐怖主義滲透、英國脫歐埋下伏筆,歐盟共同體建構搖搖欲墜。總而言之,這三種矛盾合力的結果就是西方文明普遍出現了共同體離散的風險。如果西方文明能夠迅速走出這場危機,它也要花相當長的時間重新集聚統一的動能,推動共同體建構的邏輯繼續發展。如果西方不能走出這場危機,那麼它在未來世界政治中將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

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也正面臨崩潰。西方文明從未長期實現自足狀態:資本主義的興起一方面彌補了西方文明自足能力的短板,但另一方面也使其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上產生了對外部世界的依賴,更加難以自足。因而,不管是單個的西方國家,還是作為整體的現代西方文明,其興衰都繫於其主導的世界體系的成敗。當前,這一國際體系正面臨解體困境。“自由民主國家”的民眾越來越不信任現有制度,認為它無法帶來積極解決方案,從而導致西方世界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主義盛行,德國科布倫茨民眾示威抗議右翼黨派集會就是鮮明例證。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在過去能夠穩定存在,既依賴於西方的軍事和經濟力量,也藉助於西方的意識形態。當前西方的硬實力在下降,意識形態力量也在衰落,而且速度有可能更快,這就加劇了當前世界體系的解體。而世界體系的解體,打斷了西方國家長期依賴的全球價值鏈條,從而造成西方民主國家危機不斷。

(參見:《西方危機的根源:制度、國家建構和世界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