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去深圳當建築工人,後靠賒賬蓋小區發家,現開私人飛機回老家

中國的房地產大佬中,有不少都當過建築工人,比如說碧桂園的老闆楊國強,還有京基集團的老闆陳華。陳華現在是深圳最大的隱形富豪之一,也是深圳最成功的房地產老闆之一。

不久之前,陳華開著私人飛機回老家湛江,真是衣錦還鄉。當年他離開這裡的時候,可以說是窮得叮噹響。1985年,當時19歲的陳華帶著20元的路費離開了家鄉湛江,來到中國改革前沿陣地深圳。

曾去深圳當建築工人,後靠賒賬蓋小區發家,現開私人飛機回老家

陳華沒有讀過書,除了賣力討生活外,他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當時他在工地上當建築工人,一天也就幾塊錢的工資。有時候為了接到活,他就挨家挨戶去找工程。深圳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留下他的身影。這樣辛苦的日子他堅持了好幾年。

1994年,當時只有28歲的陳華帶著自己僅有7000元進入了房地產界。其實進入房地產,並不是因為他看到未來房地產有多大的前景,而是他也只懂這個生意而已。大巧若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當時陳華一沒有錢,二沒有資源,其實就是一個空殼公司。不過很快他打聽到了深圳梅林有一個地主準備找人開發。當時深圳郊區不少農民有地,但是卻沒錢開發,都在到處找人合作。陳華找到這個地主,兩個人一拍即合。

曾去深圳當建築工人,後靠賒賬蓋小區發家,現開私人飛機回老家

陳華先是找到了一個做設計的朋友,讓他幫忙出圖紙。陳華說我暫時沒錢還你,要等房子賣了之後才有錢。如果沒錢還,我大不了拿套房子給你。這個朋友想想也就答應了。隨後陳華又去找了很多材料公司的老闆,都是用這種賒賬的方式,拿到了材料。

當時陳華不僅是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公司的總經理、策劃、會計、銷售。他還跟自己的小區設計了一句經典的廣告語,離蓮花北一步之遙。很快這個叫做金梅的小區開售,陳華對於蓋房子還是頗有心得,這個小區在質量、設計、實用上口碑都不錯,很快就大賣。陳華就是這樣靠著賒賬,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曾去深圳當建築工人,後靠賒賬蓋小區發家,現開私人飛機回老家

隨後十年,陳華在深圳開發了不少樓盤,成為了深圳頗具實力的地產商人。陳華在營銷方面也是非常有一套。有一次陳華的項目開盤,大家在談論請誰做代言的時候,陳華聽來聽去都不滿意。後來他說要請就請美國總統。

不久之後,陳華真的把美國的克林頓給請來了。

2002年,陳華拿到了深圳城中村蔡屋圍的開發權,他決定不要蓋小區,而是要給深圳蓋一個城市綜合體。這個想法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陳華從2003年開始,陳華為這個項目注入了不少的心血。城中村的改造是最耗時耗力的項目,中間涉及到多方的利益。陳華成功地開發了蔡屋圍,也讓這個項目成為全國城中村改造的經典案例。2005年,陳華已經成為了胡潤中國的百大富豪之一。不過他依然保持低調。

曾去深圳當建築工人,後靠賒賬蓋小區發家,現開私人飛機回老家

2010年蔡屋圍的村民開始回遷,一年之後深圳第一高樓京基100落成,陳華經過8年抗戰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京基100的成功,也讓陳華的事業更上一個臺階。如今陳華的事業已經遍佈地產、商業、物業、酒店、金融等8個行業。京基集團僅僅地產板塊的每年的營收就過百億。陳華也是深圳最大的隱形富豪之一。

不過可惜的是陳華的兒子陳家榮子不類父。陳家榮不像父親喜歡搞實業,他喜歡搞投資。其實現在許多富二代都喜歡搞投資,一來投資賺錢快,二來錢都是父輩賺的他們不知父輩創業的艱辛。

陳家榮投資了不少上市公司,但是大部分公司都虧損連連,他也被許多人看成是接盤俠。陳家榮還投資了在香港上市的美圖秀秀,持股11%左右。不過美圖秀秀虧損超過60億,上市之後市值蒸發了不少,可能就要淪為垃圾股。陳家榮也從創二代被看成敗二代。

曾去深圳當建築工人,後靠賒賬蓋小區發家,現開私人飛機回老家

其實陳華如今才50歲出頭,他自己還有很長的時間去發展事業,現在他也可能只是給陳家榮自己去試試水,畢竟對於這些超級富豪來說,輸個10億8億的,也不算什麼。如果能學到經驗,以後賺回來的錢又何止這麼多。

曾去深圳當建築工人,後靠賒賬蓋小區發家,現開私人飛機回老家,還蓋了深圳第一高樓,陳華的人生已經足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