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拾荒小夥有了新工作 從此告別顛沛流離生活


張亮,河北保定人,今年27歲,20歲那年來到鄭州,由於找不到滿意工作,因此一直以拾荒為生。

他每天奔走公交站臺,撿拾垃圾桶裡的飲料瓶等廢品,因此跟公交調度員混的很熟,他夜宿立交橋下或者麥當勞快餐店。

“網上有很多人詆譭河南人,可我認為河南人不錯,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我很好,有時拿他們的工作餐給我吃,有些乘客則送我衣服。麥當勞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我長得醜而驅趕我。”張亮說。

張亮有一雙大眼睛,他自嘲自己很醜,因為牙齒都快掉完了。 “我小時候有病,又好吃糖,結果牙齒慢慢的掉完了。”張亮說。 圖為:張亮目前在工人路的愛心洗車行工作中。

張亮撿拾垃圾桶裡的廢品,也就經常撿到被小偷丟棄的錢包。 “有聯繫方式的,我會借公交站臺工作人員的電話聯繫失主,沒有聯繫方式的,拿著銀行卡去銀行,大堂經理我都認識,她們知道我在做好事,都樂意幫我查詢,我從來沒有向錢包主人主動要過報酬,但很多人知道我是拾荒人後,都會給我一些錢,少則50,多則500,我推讓不掉,只好收下。”張亮說。 圖為:張亮目前在工人路的愛心洗車行工作中。


“每年春節,我都回家過年,給媽媽一些錢,因為媽媽生了我,還供我上了職業高中。”張亮說。 張亮平日拾廢品時好戴上耳機聽廣播,也有多次被電視臺、廣播電臺邀請參加節目。尤其是廣播電臺主持人名字他耳熟能詳。 圖為:張亮目前在工人路的愛心洗車行工作中。

別看張亮是拾荒的,但心地善良,拾荒收入是不穩定,因此有時飢一頓飽一頓,但從來沒有偷盜過人家的東西。“做人要本分,不是自己的,千萬不要去拿。”張亮說。 圖為:鄭州大學新聞系的女大學生採訪張亮。

前些天,他拾荒中看到一輛送快遞的電動車沒有拔掉鑰匙,他守在電動車旁一個多小時還不見送快遞的來後,把電動車鑰匙拔下,交給公交站調度員,調度員在電動車上留下字條,後來物歸原主,快遞員非常感激。 “那是個監控死角,要是被人順手牽羊,快遞員損失慘重,他們工作很辛苦,掙錢不容易。”張亮說。 撿廢品收入不穩定,公交站臺工作人員給其找了一份較穩定又不失尊嚴的工作。 圖為:鄭州大學新聞系的女大學生採訪張亮。


這份工作就是前往工人路上的愛心洗車行當一名洗車工。 幾天的工作和生活,張亮非常滿足。 “在這裡工作很好,女老闆心地善良,從媒體報道中就得知了,工友小胡對我也很好,傳授我洗車技術。在這裡包吃包住,不用再露宿街頭。”張亮說。 “張亮因為自己的牙齒而有些自卑,我看看那所醫院能夠對他的牙齒進行修補,畢竟他才27歲,今後要面臨結婚生子,牙齒修補好了,他會多一份自信。”洗車行女老闆張芹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