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鄭爽一定是綜藝節目最愛的藝人,其直爽果斷的氣勢,在《這就是鐵甲》裡展露無遺,圈粉無數。更有她本人在節目錄制殺青宴上感慨,“可能之前我性格上缺點的一方面會被常常拿來議論,甚至逐漸讓大家形成一種標籤。但是這次來參加《這就是鐵甲》,可以有一個讓大家看到我另一面的機會,真的感覺是我完全沒有想過的一種收穫。”。

5月31日,網絡上有段因質疑裁判人工讀秒速度,鄭爽為戰隊選手衝冠一怒。頗為衝突性的場面、同臺明星的不同反應,立刻成為話題焦點。站鄭爽真性情者有之,嘲鄭爽低情商者亦不少。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而這其中,硬糖君最不喜歡的一種降調打擊,就是“大家遊戲而已,你何必這麼當真”。憑什麼不能當真?人家辛辛苦苦做的鐵甲,全力以赴打得戰鬥,當然可以認真。豈止認真,較真都可以.

如果說才藝選秀尚能不拘一格,各花入個眼;那麼挑選最強鐵甲,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勝負分明。只要進了鬥籠,無論你是淘寶湊齊的配件,還是火箭工程師的設計,只要漏出一絲可趁之機,就必定陳屍當場。贏家方寸必爭,輸家難以全身而退,才是以熱血、燃情為關鍵詞的鐵甲節目的奧義。

尤其是遠沒有國外發展歷史悠久的國內鐵甲文化,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中國範兒的鐵甲格鬥競技類綜藝,從節目模式到核心理念上對鐵甲文化真正的尊重,遠比通常娛樂性真人秀的“哈哈哈”來得重要。

可能是最適合鄭爽的綜藝

由於強力攻擊和自我消耗,決定了鐵甲格鬥是一項速戰速決的賽事。這是它的魅力所在,但作為節目主題,卻撐不起綜藝的表達。鐵甲格鬥本身的戰鬥時間極短,《這就是鐵甲》常規賽3分鐘,八機混戰要7分鐘,就已經讓參賽者和經理人大呼吃不消。

所以,節目組必須圍繞鐵甲格鬥這個核心題材,對故事性進行新的架構,這也是明星經理人被引入的目的之一。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但令很多人未曾預料的是,這樣一檔鐵甲綜藝,居然成為鄭爽大眾形象“洗白”的關鍵節點。日常放飛的鄭爽,通過《這就是鐵甲》展現了自己的“直男”、“學霸”屬性,成功圈了一波粉。

“尷尬”,一度曾是鄭爽的代名詞。對於如何讓別人和自己都尷尬,鄭爽已經很熟練。

在真人秀《花兒與少年》中,鄭爽和陳意涵第一次見面。陳意涵脾氣很好,配合度特別高。鄭爽覺得會不會有點假,就直接跑到陳意涵面前問:“你真是這樣的?”隨後,她在節目裡的一些武斷表現,完全不聽取別人意見,也是經常把場面搞得非常尷尬。

但她這種耿直、固執的人設,在結伴旅遊的《花兒與少年》裡,是情商低的代表;在鐵甲對戰的《這就是鐵甲》裡,反而是果斷、機智的象徵。

在充滿社交元素的真人秀綜藝裡,她不擅長跟別人溝通。但在《這就是鐵甲》裡,索性並不需要她跟人溝通。在操作鐵甲的格鬥競技中,她只需要完全獨立的做決定,反而顯示出她“直男”般爽快的好處。在這檔看起來與她格格不入的鐵甲節目裡,鄭爽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這就是鐵甲》總製片人彭正園在採訪中透露,鄭爽是真的非常喜歡鐵甲格鬥。她不僅在私下和選手建立聯繫方式討論鐵甲,從這點看她就沒有把自己當做只是來玩玩的藝人,而是把自己放在了鐵甲愛好者的位置,甚至還想著要去英國學習專業技能。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目前《這就是鐵甲》賽程已經過半,戰況愈發激烈,留下來的鐵甲都是經過了千錘百煉的強者,四大明星戰隊經理人,也已經從各自為陣,進入組隊對抗階段,這也就難怪鄭爽對每一場比賽更加上心了。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在最新的第八期節目中,鄭爽策略清晰。先派出並非最強的鐵甲出戰,頗有點田忌賽馬的味道,成功釣了吳尊上鉤,最終KO了吳尊戰隊的鐵甲。正當觀眾覺得鄭爽無人能敵的時候,其王牌暗影獵手竟然輸給了撒貝寧戰隊。而復活戰八機對決,國機金箍棒和正負極冷靜迎戰,成功進入二選一,展現出了逆境翻盤的強韌。

在鄭爽發火事件中,有人覺得“做節目而已,至於嗎”。但如果真正接觸這些鐵甲,真正參與、哪怕是觀看這些戰鬥,就會明白鄭爽式真情實感的投入,絕對有理由,並且很值得。這些鐵甲,就是微型的“高達”啊!

鐵甲依然在

《這就是鐵甲》在全球13個國家、500多支戰隊中甄選出15種不同類型共計48支戰隊,其中包括多個令圈內人瑟瑟發抖的世界級冠軍戰隊。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文化環境和大賽經驗都處於弱勢的中國鐵甲,竟然也在與外國列強的戰鬥中打出了自己的風格。人們驚覺:原來我們中國的鐵甲,還是很能打的嘛!

鐵甲格鬥作為一種簡單粗暴的科技互毆,很長時間沒能在我大中華的文化環境中發揚光大。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垂直類的愛好者,而越垂直,愛好者就越硬核。《這就是鐵甲》就讓硬糖君驚訝的發現,原來國內的鐵甲真愛粉如此多,又這麼厲害。

其中的佼佼者貪吃蛇戰隊,帶著孩子來參賽,有了家人buff,簡直像開了掛。靈活的走位,強力的抓舉,一場以一挑二的戰鬥打敗了世界冠軍狂戰斧,成為了節目的王牌鐵甲之一。這種彰顯中國鐵甲實力的表現,說它是國機泰斗也不為過。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同樣有家人buff的還有父子兵上陣的正負極。13歲的兒子劉原是國內最小機械師,2歲拿電熔槍,5歲切鋼板,現場表現出的操作能力極強,真正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而該款鐵甲的體型也偏小,卻爆發出了驚人能量。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劉原操縱正負極

像貪吃蛇和正負極這樣的鐵甲,取勝的關鍵在於操控和策略,製作時將重點放在行駛速度和操控性,以便使出更加靈活的戰術。而與之相對的另一派,則是將勝利賭在“擊中對手,一次KO”的大威力鐵甲。

這種風格的鐵甲,配得上“國機泰斗”名號的當數“兩頓燒烤”。它是讓不敗女王鄭爽也感到威脅的強力鐵甲。命名很接地氣,表現也很“實誠”,在武器受損的情況下竟然也能反殺外國高手極速代碼。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別以為鐵甲愛好者們都是一些沉悶的理工男女,其實也有能言善道的“軍師”,和瞎說大實話的“小可愛”,還有把奇思妙想具象化在鐵甲上的腦洞達人。

金箍棒算是節目中外形最有特色的鐵甲了,像硬糖君這樣的鐵甲路人,最先記住的必是它。雖然曾被詬病“中看不中用”,但國產鐵甲沒那麼容易屈服,在後面的賽制中進行改良,目前也逐漸跟上了節奏。

還有觀眾的快樂源泉,清流玩家青瑪瑙。不僅場上“觀光式遊走”表現淡定,場下也“不爭不搶”,表示戰隊大腿太粗,自己算是“躺贏過去了”。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至於“雞湯軍師”俠客,已經吸引粉絲為他剪輯“俠客語錄”了。如“猶豫徘徊等於白來”,形容吳尊“有少年般清澈的容顏”,“煮熟的鴨子不是飛了是被你給端走了”,竟然還能在B站發現他和吳尊的“無暇CP”視頻,妥妥的鐵甲“流量掛”了。

而鐵甲本身實力也不容小覷,俠客每分鐘可以進行7000轉,攻擊力量高達100牛米,從靜止加速到最大速度僅需1秒,使它能夠在關鍵時刻KO美國對手。

科技綜藝或成新風口

國內曾經出現過一些鐵甲格鬥節目,比如2000年左右引進的《機器人大擂臺》。但由於內容本身小眾,以及海外節目的風格不太符合國內觀眾的口味,普遍影響力不大。

但隨著國內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浪潮的興起,鐵甲格鬥再次被各平臺注意。而這一次,視頻網站們不惜資源,按照時下主流的綜藝流程,為鐵甲格鬥賦予新的趣味。

優酷的《這就是鐵甲》不僅請來了明星經理人,請來了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戰隊,更在硬件設施上全面升級。舞美總面積大約5500平,是目前國內綜藝節目中使用的最大錄影棚。鐵甲的戰鬥艙“鬥籠”,也是目前為止國際上最高級別的設置。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在認真投入節目的明星,各有特色的國產鐵甲及其戰隊,以及跌宕起伏的比賽的配合下,《這就是鐵甲》目前播放量突破13億,在微博等平臺的話題量一路飆升,豆瓣評分高達8.3。

在目前國內室內小遊戲、戶外真人秀的綜藝主流之外,考驗團隊凝聚力,分鐘之間定輸贏的鐵甲類綜藝,無疑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綜藝選擇。但在綜藝之外,是不是能夠有更多意義呢?

鐵甲格鬥集機械、材料、軟件等科技知識於一體,也對動手能力有較強的要求,這是國內應試教育課堂上很難接觸到的東西。尤其是動手能力,國外有車庫文化,孩子們從小能夠隨父母接觸到基礎的機械技能,我們的孩子卻缺少這樣的機會,這也是國外鐵甲格鬥文化能夠風靡二十多年的原因。父母孩子有同一個愛好,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溝通。

都說鄭爽是“直男”,但最有男人味的還真不是她

而目前國內的科技文化類綜藝,也大多集中在考察書面知識積累,多一些將理論付諸實踐的科技類綜藝,將年輕人對科技的興趣“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找到手機、網絡之外的興趣點。隨著國家對綜藝監管的收緊,為娛樂色彩濃厚的綜藝賦予更多正面的社會意義,已成為平臺和製作者的當務之急,科技綜藝或將趁勢起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