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屢屢突破記錄,政府出招抑制,結果引發不小的爭論

香港房價屢屢突破記錄,政府出招抑制,結果引發不小的爭論

香港天氣酷熱難忍,打破高溫持續天數最長的歷史紀錄,而比天氣更加熾熱的是樓市,已連續上漲25個月。在這種情況下,特區政府有意推出一手房空置稅,結果引發不小的爭論。

香港房價近兩年持續飆升且屢創新高。據香港《星島日報》5日報道,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住宅物業市場2018年以來持續活躍,今年前4個月住宅成交平均每月約5400宗,同期樓價累計上漲7%,整體樓價比1997年高峰值已高出117%,而市民的置業購買力指數在第一季度上升至約71%,顯著高於過去20年44%的長期平均值,顯示樓價已大幅超出市民的負擔能力。他4日透露,運輸及房屋局針對一手房空置稅的研究已接近尾聲,結果將很快公佈。5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進一步表示,港府正積極進行相關研究,但暫不透露何時公佈。他說,徵收房屋空置稅只針對一手房市場,而非二手房市場;住宅應滿足民生需求,而非炒賣用,未來會研究如何鼓勵房地產開發商把這些空置房推出市場銷售。

香港房價屢屢突破記錄,政府出招抑制,結果引發不小的爭論

此外針對香港是否限購問題,陳茂波回應稱,目前正做“土地大辯論”的工作,但不能透露會採取什麼具體措施,以免被市場解讀,從而對樓市推波助瀾。

香港社會對徵收空置稅相當關注。身兼世紀城市及富豪國際主席的羅旭瑞表態反對。他稱,香港空置比例少,政策未必符合需要,最重要的是市場能達到“供求平衡”,而且政府以往出“辣招”也沒能阻止樓價上升,一定要開發更多新土地才能解決問題。百利保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官範統說,現在全港僅9000多個空置盤,佔總體約3%,徵收空置稅作用不大,“就像有100件衣服,賣了96件,餘下4件未賣,認為存貨過多而收稅,實在不太合適”。經濟學者關焯照稱,空置稅實施可能會令成本轉嫁給買家,最終令市民買樓時金額再度提高。不過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認為,一手房空置稅不應和二手市場相提並論,前者是“留著曬太陽”,空置是希望日後以更高售價售出,希望一手房空置稅能夠“去到入肉”,使開發商儘快拿出樓盤推向市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日則稱,非常關注本港樓價飆升,治本方法是增加供應。

香港房價屢屢突破記錄,政府出招抑制,結果引發不小的爭論

香港《東方日報》5日分析認為,特區政府的出發點無可厚非,推出的所謂“辣招”也不可謂不多,結果樓市非但沒有降溫,反而更高。原因不難理解,一方面“辣招”之下房源減少,刺激樓價上升;另一方面,只要市場看好未來樓市,購樓者不在乎付出重稅。《星島日報》5日的社論稱,要扭轉“今天不買明天更貴”的心理預期,使樓市降溫,港府必須讓市民相信覓地有計可施,且能雷厲風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