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什麼樣的股票才是安全的?

眾所周知,投資穩健性的關鍵在於安全邊際。有經驗的投資者無論是在挑選債券還是股票的時候都會注重這一概念。安全邊際的作用在於,在投資者不必對未來作出準確預測的前提下,一旦公司遭遇不利情況時,防止投資者受到損失或失敗。

對於債券,安全邊際可以表現為,企業總價值和債務規模的差額,即“緩衝價值”,債券投資者在遭受虧損之前企業價值下降的空間。這種差額可以利用一定時間段之內的平均股價與平均盈利的關聯性計算出來,企業價值超過債務的部分往往與利潤超過費用的部分具有相關性。

買什麼樣的股票才是安全的?

如果一個公司沒有發行的債券只擁有股票,在危機下股票價格可能變得低於公司可能以財產和盈利能力為穩固基礎而發行的債券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購買的股票具有和債券一樣的安全性,還能夠獲得股票上升帶來的盈利性。典型的例子為1932~1933年時期的一些財務實力很強的工業企業。因此對於股票來說,其安全性表現在預期的盈利能力高於其債券現有的利率。

具體來看,股票安全邊際中預期盈利能力被格雷厄姆定義為公司潛在的利潤,即在《證券分析》中“公司在現有業務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今後某個時期年復一年預計可以賺取的利潤”。通過計算市盈率的倒數就可以獲取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如果一個公司市盈率為11倍,利潤率約為9%。如果債券的利率為4%,股票持有者平均每年則有5%利潤原則上屬於他們,而這5%中只有一部分將作為他們的股息分配,另一部分是公司利潤留存用於再投資。市場往往更加看重將利潤用於股息分配而不是作為公司的利潤留存,因為再投資所獲取的利潤可能比不上盈利能力以及股價的增長,但公司增長與利潤再投資帶來的盈餘增長密不可分。

買什麼樣的股票才是安全的?

格雷厄姆認為,投資於有代表性的普通股的策略並不要求很強分析和預見能力就能很大概率獲利的原因就在於安全邊際,投資者面臨最常見的危險就是購買價位很高的股票以及購買盈利能力下降風險超過一般水平的股票,因此足夠的安全性來自於按照幾年的市場平均水平作為買入股價水平。但在低風險和高收益逐漸消失的情況下,這一思想可以作為一種投資理念。

除此之外,根據格雷厄姆的觀察,投資者的主要虧損來自於經濟狀況有利時期所購買的劣質證券,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投資者對盈利能力的誤解。當期較高的利潤並不等於安全邊際,盈利能力需要通過多年且包含經濟較差時期的時間檢驗。

對成長股投資的理念類似於安全邊際但又同時與其相悖。相似表現在對預期盈利能力的依賴,預期盈利能力需要大於過去平均,而風險則表現在成長股的價格上。市場對其盈利的預期會推升其購買的股價水平不能得到穩妥預測基礎上未來利潤的合理保護,但安全邊際卻是依賴於合理的股價購買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