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家長們也身體力行的利用各種時機,各種方式講道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同樣都是用“講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但孩子的差別卻很大。

就如讓家長們最頭疼的讓孩子寫作業的這件事兒。

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前兩天到好友家玩,剛回到家就看到好友的兒子正玩的很高興,一看見媽媽,立刻就蔫兒了。讓我們坐下之後,接著對兒子說:“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每天回家第一時間,認真把作業寫完,很簡單的道理,4點放學、5點到家,5點半開始寫作業,1小時寫完,才6點半,1小時吃飯,最多8點,剩下的時間,都由你自己來支配,為什麼從一年級講到二年級,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呢……”

類似的內容,好友大概反覆說了半個小時,期間,好友語速平緩,情緒穩定,但表情嚴肅,而孩子,則左顧右盼了,偶爾繞衣角,三分之二的時間都低著頭。

最後,好友以“你覺得媽媽說得有沒有道理,是不是對的”作為結束語,孩子連連點頭稱是,並保證以後不再犯,最終結束整個談話。

得到“寫作業去吧”的信號後,孩子就像霜打的茄子,無精打采的回到學習桌前。

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看著走開的孩子,好友和我說:

“剛才的半個小時,就如同往鴨子的背上潑水,一點作用不起。對這孩子,該講的道理都講遍了,吼不能吼,打不能打,道理又說不通,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不知不覺中,孩子長大了,竟沒有預想中的輕鬆,反而,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怎麼孩子越大越難帶,說什麼都跟聽不見,耳朵就跟被屏蔽了似的。

每次講道理一小時,管用三分鐘。

每天都為了吃飯、睡覺、寫作業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覆講道理,好糾心,有時候,我真希望孩子能夠跟我面對面的幹一場,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一拳頭打在棉花,不痛不癢。”

還有一些家長和小美溝通的時候都氣不過的說“講道理不行,回頭揍一頓就好了”。

然而事實真的是“揍一頓就能好嗎”?

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我請教了一個學習過兒童心理學的朋友,她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認為玩手機不好,可為什麼一直抱著手機不放手呢?

大道理都懂,小情緒難自控。大人如此,小孩亦如事。一味用道理讓孩子無法反駁,自己卻只是將道理掛在嘴上。

記得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有一個特別逆反的孩子,不愛乾淨,白褲子出門,黑褲子回家,後來媽媽偷偷在後面看,發現孩子不管地上髒不髒,到處席地而坐。媽媽給孩子講了好多道理,但孩子依舊每天弄得髒髒的回家,媽媽最後氣的把孩子教訓了一頓,然而依然並沒多大用。

週末這位媽媽把孩子帶回孃家,跟孩子外婆一頓哭訴,外婆安撫好了自己女兒,就 把孫女叫過來換了條褲子,然後舊褲子的屁股口袋上繡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白白的小兔子。

孩子看了喜歡的不得了,立馬就換上了,還扭著脖子照鏡子,老想多看幾眼小白兔,但好不過三秒,玩了一會習慣性的又想坐下,出乎朋友意料的是,孩子想了想居然停止了這個行為,還小心的拍了拍屁股後的小兔子,生怕粘上一點灰。

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說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須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講道理不是教育

很多家長是把教育等同於講道理的,但大多數還是僅僅停留在口頭的講,告知孩子怎樣是對的,怎樣的錯的,然而光論對錯,在孩子的認知中不一定能夠真的懂。

成年人對道理的認知很多時候源於思維慣性。如果家長自己從小也是在“大道理”環境中長大,就更容易成為“道理愛好者”。教育孩子的出發點是:“我懂”而“你不懂”因為我愛你、對你有教育義務,所以我需要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這是一個純粹的告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家長又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不理解家長說的道理,又要聽從於家長,才會最後造成逆反、不聽話的結果。

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把有效教育和無效教育區分為“君子之學”和“小人之學”。“君子之學”是從耳朵進來,進入心中,傳遍全身,影響到行為;而“小人之學”則是從耳朵進來,從嘴巴出去,只走了4寸長,所以難以影響到整個人。

用思想家盧梭的話來說就是,“冷冰冰的理論,只能影響我們的見解,而不能決定我們的行為;它可以使我們相信它,但不能使我們按照它去行動,它所揭示的是我們該怎樣想,而不是我們應該怎樣做”。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東西方先哲們的觀點: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間的距離可能很遠。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為,最後才是對方的語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教育也要動腦

無論你承不承認,單純的“講道理”都是教育中的思維懶惰,和打罵孩子的區別僅僅在於一個是武力壓制,一個是精神壓制,都是使蠻力。不願動腦的教育當然收效甚微,而教育本身本應該是一個更為精巧的工程。前面提到的那個頗有教育智慧的外婆就是個值得學習的典範。

1、讓孩子親身體驗道理

空口白牙的講道理給孩子聽是行不通的,但讓孩子自己感受道理所在又是另外一回事。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總是進門不換鞋,把地板踩得髒髒的怎麼辦呢?家長不妨把擦地板的活兒教給孩子做一次,做完後詢問孩子:“拖地累不累”孩子如果回答累,就可以順勢問:“媽媽如果現在把地板踩得髒髒的你會不會很生氣?”再講道理孩子會更能接受的多。

如果孩子刻意和家長拗著來,回答不累,那家長也可以使點小心機,問孩子如果不累的話這個任務交給你,每天做一次好不好等等,耐心一點和孩子交涉,比苦口婆心的講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2、言行一致

“行不言之教”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也是被大家廣泛認可的方法,然而真到了需要教育的時候,就有家長開始選擇性的忽視這一點,家長的包毫無條理,卻去要求孩子有一個整齊的書包,孩子就很難接受這種教育。

只有家長接受了這些“大道理”並身體力行的實踐給孩子看,孩子才能真正內化和吸收“大道理”,變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當道理被孩子接受、實踐,這個過程才能稱之為教育,否則不過是一個生硬的告知過程而已。

同樣都是講道理,為什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這麼大?

3、另闢蹊徑

在一些講不通道理的時候,不妨動動腦,想一個小辦法出來。像之前那個繡白兔的外婆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網上也曾有一位家長頭疼孩子下樓的時候用胳膊順扶手往下溜的問題,袖子容易弄髒、磨壞,後來有專家出主意說:你和孩子一人一塊抹布,從上到下把扶手都擦一遍,滿足了孩子的手腳並用下樓的樂趣,又做了公益,家長恍然大悟。

所以有道理講不通的情況,就可以參考這些事例,不通過教育孩子解決問題,而是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孩子找理由等“小偏方”來達到家長的目的,免去了教訓的煩惱,還能獲得“附加”的教育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