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執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裡?(三)

建立更重要、更有效的快捷方式(情緒與直覺)本質上就是把“學到的東西內化”的過程。所以,情緒與直覺也都是習得的。美聯航事件發生之後,群眾都很憤怒,這也沒錯,感覺很正常;沃倫·巴菲特呢?不僅不憤怒,還挺高興,因為直覺告訴他,機會來了,一個壟斷企業的股票價格懸崖式下跌,還有更好的機會嗎?於是,他理智地大幅度加倉…… 他當然也不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所以,依然可以正常冷靜地批評美聯航,希望他們改進 —— 如此這般,股價也可以回到正常水平。學吧,學吧!看看人家的白馬和黑馬,看看人家的騎手!

還有,要知道黑馬、白馬、騎手,最終也都不是完美的。 人們總是幻想自己能夠“改頭換面”“重新做人”,這還是錯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是完美的。在後面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三個跟現實中的所有東西一樣,都是連滾帶爬地成長的,時不時犯錯,時不時還會搞出一些“無法彌補”的罪過…… 他們和我們一樣,不是電腦,沒有“格式化硬盤重新安裝乾淨的操作系統”的功能……我們都一樣,都只能將就著繼續,都只能忍受著歷史的結果執拗地向前。並且,這三個傢伙是一家人,雖然大家都有缺點,但也都有優點,雖然有時候配合不佳,但最終,大家要相互容忍,相互促進,出錯了一起承擔後果,做好了再接再厲。

最後,要深刻理解“快捷方式”建立的過程,即,新習得的知識的內化,需要很長時間,需要很多很多重複,需要很多次的應用,直至能夠“不假思索”地完成。

很多人對教育只有膚淺的理解,當然也不可能對自我教育有正確的理解。人們總是誤以為告知就是教育,誤以為知道就完成了自我教育,殊不知那是最膚淺的步驟。他們完全忽略了另外兩個重大的環節:內化與生產。

前面反覆提到兩個詞,“重複與應用”,重複,就是內化的過程,賣油翁所說的,“無它,手熟爾”,就是內化完成後的結果。今天有很多人開車,從剛開始的笨拙到後來的熟練(開車這東西,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根本用不著“精通”)…… 在這過程中,所有人都一樣,能夠體會到大腦的神奇力量 —— 到最後,大腦已經把那方向盤、那剎車和那油門(現在我開特斯拉,就沒有“油門”了,只有“電門”)“內化”成了自己的“器官之一” —— 當你需要左轉的時候,你完全是靠“條件反射”做完一切的,瞟一眼反光鏡,腳踩剎車減速,方向盤以合適的速度左轉合適的程度,轉彎完成後略微鬆開方向盤讓它自己“回輪”,在車頭方向已經擺正的時候你又下意識地握緊方向盤,右腳從剎車早已恰當地鬆開,踩到油門(或者“電門”)上,逐漸加速…… 那方向盤就好像長在你的手上,那剎車、油門就好像長在你的腳上,完全是一體的。這就是內化完成的過程。

而生產,就是反覆“應用”那些通過重複而完成了內化的新技能,通過產出反過來進一步強化那些新的技能。最明顯的例子是寫作,寫作是反覆思考,反覆輸出思考結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更強的邏輯能力被內化,更強的表達能力被內化,更強的溝通能力被內化,更強的感染力影響力被內化,並且,發生這一切的原因和結果都是元認知能力的不斷強化與內化。

於是,最終,沒有產出的教育,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 這就是為什麼過往的教育總是失敗的根本原因。自我教育失敗的原因還是一樣的,你不生產,你就實際上什麼都沒有,能識字,能看書,卻什麼都做不出來,有比這樣更廢物的嗎?

我一向認為,想明白的人都有很強的執行力,執行力這個東西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只是“想明白”這個動作的自然結果。而一切的“半途而廢”,最合理的科學解釋也是最樸素的解釋:重複與應用的次數不夠,內化過程沒有完成,大腦皮層溝回構建失敗,應該建立的神經元間的聯結不夠強乃至於斷掉,回到了原本沒有聯結的狀態……

執行力差的另外一個解釋,也是更重要的解釋,卻已然是早就講過的了 —— 執行力強的和執行力差的,他們不是同一個物種,他們並不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他們是完全兩個不同的物種,生活在各自截然相反的鏡像世界裡。你覺得累,並不見得說明所有人都覺得累,有另外一個物種到健身房裡跑步,大汗淋漓,然後精神煥發;你覺得無聊,不見得所有人都覺得無聊,有另外一個物種興致盎然地幹著你完全不能體會到快樂的事情;你覺得辛苦,不見得能證明所有人都辛苦,有另外一個物種不吃不喝也要做完,誰敢攔著他他就跟誰急!

想要提高執行力?進化成另外一個物種就可以了。到時候你就知道了,那根本就不是逐步提高的過程,而是從零到一瞬間滿血的狀態。

(ps:最後總結一下,執行力差的根源,內腦、中腦沒有建立快捷方式。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反覆練習,沒有內化。)

李笑來:執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裡?(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