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品質不輸《復聯3》,無奈成炮灰,票房不足50萬

5月18日週五,在《復仇者聯盟3》上映一週之後,內地大銀幕迎來了4部新電影上映。從票房來看,雷佳音、佟麗婭主演的《超時空同居》表現不錯,幾乎和《復聯3》平分秋色,首日拿到了超過3500萬票房;小成本驚悚片《寂靜之地》也收穫超過2600萬票房。

這部電影品質不輸《復聯3》,無奈成炮灰,票房不足50萬

但另一部國產電影《荒城紀》則面臨冰火兩重天的窘境,上映首日票房不足50萬,排片佔比僅有1%,按照這樣的走勢,即便口碑很好,票房也沒有機會逆襲了,畢竟下週新一部《星球大戰前傳》將上映,留給電影的時間其實很少。

毫無疑問,《荒城紀》是一部完全不具備賣相的電影,演員中唯一為觀眾所熟知的,是並沒有什麼票房號召力的斯琴高娃,片名“荒城紀”也讓人感覺莫名其妙。然而,如果不考慮特效和演員陣容,《荒城紀》其實要比《復聯3》更好看。

這部電影品質不輸《復聯3》,無奈成炮灰,票房不足50萬

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在民國新生活運動時期,邊陲山村的保長將女兒嫁給了縣長,並從女兒口中得知只要在村裡建一座“禮義廉恥堂”,就能拿到救濟糧和30萬現大洋的獎勵。但沒文化的保長卻聽成了“李憶蓮祠堂”,於是劇情開始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向著觀眾完全想象不到的方向奔去,為了建祠堂,搶佔村民宅地、強逼李憶蓮做貞潔寡婦,到最後縣長師爺送來30萬大洋,劇情卻再次迎來一個大反轉。

故事方面,《荒城紀》要遠比《復聯3》精彩得多,影片充斥著讓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以及血淋淋對人性的批判,觀眾會發現,多年過去,雖然生活環境和生存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貪婪、從眾等醜陋的一面其實一直沒變,導演很人性的將這些都擺在觀眾面前,足以引發深層次的思考。100分鐘的電影,從“李憶蓮祠堂”這個誤會開始被逐漸放大,無論是劇作結構、節奏把握、笑點的鋪設都很成功。

這部電影品質不輸《復聯3》,無奈成炮灰,票房不足50萬

在製作層面,除了一場爆破戲之外,《荒城紀》沒有一個特效鏡頭,但攝影、燈光、美術、服裝等方面卻表現出了和影片不相符的精緻和考究,《荒城紀》不是一部大製作電影,但是在這些層面毫不含糊,觀眾在電影中能看到非常有質感的畫面,可以說,無論從思想性還是藝術性,《荒城紀》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但是,這樣一部高品質電影,為什麼會在這個檔期內淪為炮灰,應該怪誰?

首先要背鍋的應該是導演,他在創作的過程中太自我了。其實《荒城紀》和《驢得水》很像,但《荒城紀》沒有人家那麼好的“出身”,也沒有背靠話劇IP。那麼想要推向市場,其實是需要做一些妥協,更加迎合觀眾的。遺憾的是,《荒城紀》有黑色幽默元素,但說到底講的還是一個略感壓抑的故事,當年甯浩的《瘋狂的石頭》因為足夠爆笑成為黑馬,《荒城紀》不具備這方面的潛質。

這部電影品質不輸《復聯3》,無奈成炮灰,票房不足50萬

對於票房失利,在導演朋友圈看到,崔永元評論說“接受現實汲取教訓。不妥協還是我們應該堅持的態度,不賠錢應該成為我們基本的能力。”,發行方負責人則回應說,“導演也從中有了較大改變。作品首先從市場出發,再適當的提升,觀眾伸伸手夠得到。同時該有的敲門磚還是要適當安排,‘三無’產品,勞心費力。”

不過,電影的發行其實也有問題,酒香也怕巷子深,對於《荒城紀》這樣的電影,在上映前應該多做幾輪點映,帶動觀眾口碑,那麼在上映的時候才不至於如此被動,只有1%的排片,這方面發行方做的並不好,很多媒體直到上映前一天才看到電影,這時影院已經確定了次日的排片,於事無補了。

這部電影品質不輸《復聯3》,無奈成炮灰,票房不足50萬

第三點,電影的宣傳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沒有做好預估和判斷,同檔期上映的電影,《超時空同居》是愛情喜劇,《荒城紀》在宣傳上應該主打黑色幽默,電影的內涵和情懷需要觀眾主動挖掘,而不能強加,但整個宣傳路徑,卻把電影打造成了一部有思想性的嚴肅電影,這很難打動只是想看電影娛樂一下的觀眾,而這部分觀眾恰恰是選擇了《超時空同居》的主流觀眾。

說到最後,《荒城紀》慘敗成這樣實在不應該,希望觀眾能關注一下這部電影,也希望影院能多少增加一點排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