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發佈星計劃,讓所有快遞員服務好起來,收入高起來

300萬快遞小哥有了一套終身成長體系。5月31日,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發佈快遞員星計劃——依託互聯網技術與消費者參與,通過服務分級、正向激勵及業務賦能,讓快遞員服務好起來,收入高起來。

隨著包裹量日益增長,當天每天包裹早已超過1億,快遞員上門派送壓力越來越大。對消費者來說,需要有知情權和選擇權,還有上門、自提、託管等安全、方便、按需服務等需求。同時,由於缺乏分層,快遞服務好壞卻和收入關係不大,無差別勞動下,快遞員改善服務動力不足。

菜鳥發佈星計劃,讓所有快遞員服務好起來,收入高起來

快遞員星計劃因此誕生。該計劃由菜鳥和快遞公司一起推出,包括星等級、星激勵和星賦能,為300萬快遞員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激勵與賦能體系。

發佈會上,菜鳥星計劃負責人李洪雨介紹,“星等級”是一套行業共認的快遞員星級評定體系,把評價權交給消費者,能夠實時評價快遞服務質量。星等級實行終身制,即使改變快遞公司也會星隨人走,驅動快遞員持續改善服務體驗,讓每一次快遞服務值得託付。

“星激勵”則依託星等級,通過現金獎勵、免費保險、貸款優惠、夢想基金、晉升通道等方式,讓服務最好的快遞員擁有行業最高收入。

“通過以獎代罰,可以極大改變對快遞員以罰代管的局面。”李洪雨介紹,這可以讓快遞小哥迴歸八小時工作制,高星級快遞員還能免費獲得意外險,服務好的快遞員收入能普遍增長一成。

“星賦能”中,依託阿里小蜜和機器智能實驗室技術支持,菜鳥語音助手能自動幫快遞員撥打電話,即時反饋,並開放消費者評價。

資料顯示,目前快遞員每天要配送150-200件包裹。以一個電話半分鐘至1分鐘計算,每天光打電話就要1個多到2小時,電話費用也不低;同時,由於用戶經常不在家、不方便開門,快遞員經常白跑,為一個件重複上門是常事。菜鳥語音助手可以通過事前聯繫,將知情權和選擇權還給消費者。

星賦能還能依託菜鳥的算法能力,為快遞員進行包裹聚合與路線設計,讓每個包裹都有最優路徑。

“這將協同快遞業減輕末端壓力,為快遞員帶來更多職業認同,更高收入。”菜鳥快遞服務部總經理孫建表示,菜鳥作為平臺,還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驅動,持續提升消費者物流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