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知進知退方能功成身就,如何隱退才是明智之舉?

遁卦是第三十三卦,在恆卦之後。《序卦傳》說:“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萬事萬物不可能永遠佔據某個位置,有進必有退,有退必有進,這是符合天道自然的,這一句說的是前面的恆卦,恆卦為“永恆”之意,而萬事萬物不可能永恆,所以恆卦之後是遁卦。遁卦的意思是什麼呢?《廣雅·釋詁》解釋“遁”有三個含義:一是“去也”,就是離開;二是“蔽也”,就是隱蔽;三是“退也”,就是隱退。遁卦主要是講隱退,這個隱退並非宣揚無原則地消極避世、逃世,而是說當事物發展受到阻礙必須退避時,就要隱遁,然後等待東山再起。

遁卦卦象為“天山遁”,上面是天,下面是山;從六根爻來看,遁卦下面兩根陰爻,上面四根陽爻,是十二消息卦之一。十二消息卦從純陽的乾卦之後,開始從下往上陽爻變為陰爻,變化後第一根爻為陰爻的卦是姤卦,第一根和第二根爻均為陰爻的卦就是遁卦,遁卦在十二消息卦裡代表陰曆六月,是陰氣逐漸上升到第二位,它講的是急流勇退、功成身退的大智慧,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成功之後歸隱,是符合天道的,這就是遁卦的智慧。

易經智慧:知進知退方能功成身就,如何隱退才是明智之舉?

我們先看卦辭:

遁,亨,小利貞。

遁卦,亨通,柔小的人會有利。

《彖傳》解釋: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遁之時義大矣哉。

“遁亨,遁而亨也”:只有隱退才能亨通;“剛當位而應”:“當位”,九五剛爻又中又正;“而應”,九五爻與六二爻一剛一柔,一陰一陽,相呼應,所以說“與時行也”:與時俱進。“小利貞”:柔小的更有利於守持正道;“浸而長也”:陰氣漸漸往上長;“遁之時義大矣哉”:遁卦這個時位的意義非常偉大。《彖傳》對九五剛爻大加讚賞,九五至尊居於最高位,反而需要隱退,這一點確實很難做到,一般而言,大部分人成功後會越來越膨脹,不知道要隱退,所以就會有潛在的危機,而這裡的九五爻還知道隱退,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

當年曾國藩的湘軍打下了天京(今天的南京),打敗了太平天國。朝廷對其功勞予以重賞,賜封他侯爵,賜封曾國荃(曾國藩九弟)伯爵。曾國荃不服氣說:“大哥,我出生入死打敗洪秀全和太平天國,戰功顯赫,我也應該如你一樣被封為侯爵,你能不能到朝廷幫我說說。”曾國藩說:“九弟,你現在要趕快歸隱,要隱遁。” 曾國荃不以為然,曾國藩說:“你連續多年出生入死,身體抱恙,需要告老還鄉去養傷。”曾國荃說:“我身體沒傷,還能繼續戰鬥。”曾國藩又說道:“有人構陷湘軍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現在朝廷已經盯上我們湘軍了,準備拿我們開刀,所以要趕快歸隱。”

經過曾國藩多次勸說,曾國荃也意識到其中危機,決定歸隱。歸隱時,曾國藩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千秋萬代都已經消失了,歷代英雄豪傑已經大浪淘沙了,多少戰友都已經戰死了,我能留下來是值得慶幸的,所以百戰歸來還要再歸隱讀書,這就是一種遁卦的智慧。

《象傳》解釋: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天下有山,遁”:天下面有山,構成了遁卦之象,山在天下已經開始隱遁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卦象:天在上面、在外面,而山在下面、在裡面,天逐漸向上向外隱退,而山則逐漸向下向內引退,這樣天越來越高,山越來越矮。“天”代表已經達到了最高位置,還要隱退,它不是從低位上無所作為地隱遁;“山”也是如此,已經達到高位了再隱遁,而不是本來作為一堆爛泥去隱遁,所以真正的隱遁是要先有成就的,是功成身退。

“君子以遠小人”:君子要按照這個卦象遠離小人,“君子”指“天”,“小人”指“山”。山的下面是兩根陰爻,陰爻為小人,陽爻為大人、君子,遁卦實際上是小人往上長,而君子卻隱退了,所以此時要有擔憂,君子要“遠小人”,“遠”應讀為去聲,是動詞。“不惡而嚴”:“不惡”即不厭惡,指不表露厭惡之情,但要很威嚴,使小人有敬畏感。

易經智慧:知進知退方能功成身就,如何隱退才是明智之舉?

下面我們來看六條爻辭:

初六,遁尾,厲,勿用有攸往。

“初六,遁尾”:初六是隱遁尾巴,很危險,不要有什麼舉動,不要再前進。《易傳》中常用尾巴來做比喻,如履卦的“虎尾”、既濟卦和未濟卦的“狐尾”,這裡的“尾”指狗尾巴,因為遁卦的下卦是艮卦,艮為狗。這裡的“尾巴”兩方面含義:

正面來說,“尾巴”指人的名聲、成就、財富,此時要歸隱、拋棄財富非常困難,所以像歷史上陶朱公范蠡那樣的人很少,范蠡成功後,果斷把名聲、地位,甚至財富全部拋棄,遊走江湖,最後反而成了大富商。

反面來說,“尾巴”指人的陋習,要改變陋習也是非常困難的。如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他本人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但明朝已經從根上壞了,一切舉措只是“治標不治本”,眼看著太祖打下的江山就要完了卻回天乏術,最終崇禎結局淒涼,說自己“無顏見先皇於地下”。後來有個成語叫尾大不掉:尾巴太大,調轉不靈,再想改變已經很難了,所以“遁尾”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西遊記》中孫悟空為逃避二郎神的追殺,將自己變成一座小廟,但猴尾巴沒法處理,只好將其變為旗杆豎在廟後,結果還是被二郎神識破了,因為尾巴在後,而一般旗杆都在廟前,可見無論是虛幻小說還是現實生活,尾巴都是很麻煩的,想割掉也不容易。所以初六爻要我們想辦法將“尾巴”隱遁,也就是要改掉陋習,同時將名聲、財富等束縛自己的東西隱退掉,這樣才能放下包袱,輕裝前進,反之則有災禍。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把用黃牛皮做成的皮革捆綁起來,就沒人能解脫掉,“說”通“脫”。比喻到了六二的時位,隱遁變得更加艱難,所以要下定決心,用強有力的手段,好比用黃牛皮做成的皮革把自己捆起來去隱退,不讓自己掙脫掉。

《象傳》解釋:

象曰:執用黃牛,固志也。

比喻要堅固自己隱退的意志和決心,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擾。用黃牛皮是因為黃色為中土的顏色,而六二爻就是居於中位的。

易經智慧:知進知退方能功成身就,如何隱退才是明智之舉?

九三,系遁,有疾厲。畜臣妾,吉。

爻辭從兩方面說明在九三這個時空點隱退會發生的事情:首先“系遁,有疾厲”:如果有牽掛地隱退,就會有疾患、危險。因為九三爻是下卦到頭了,已經有了名聲、財富、地位等,要無牽掛地隱退是很困難的,但是爻辭告訴我們,不這樣做就會有危險。然後“畜臣妾,吉”:蓄養僕人、小妾,是吉利的。這是指無牽無掛、徹底地隱退,把原來的事業、名聲、財富等徹底拋開,不要有所留戀,迴歸家庭,去養老婆孩子,就吉利,學會捨棄才是唯一的選擇。

《象傳》解釋:

象曰:系遁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系遁之厲,有疾憊也”:有牽掛地隱遁是有疾病而且疲憊的;“畜臣妾吉”:“臣”指家臣,就是家裡的僕人,回家蓄養僕人,供養老婆孩子是吉利的;“不可大事也”:不要再想著大的事業,徹底隱退是最好的選擇。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好”指心情好,喜悅地去隱退,對君子來說是吉的,對小人來說是不吉的。因為君子能審時度勢,知道進退的時機,所以君子是內心喜悅地歸隱;而小人擁有財富、地位、名譽等之後,他無法做到高高興興地隱退,小人做事只知進不知退,即使形勢逼迫他隱退,他也是內心不情願地隱退。

九五,嘉遁,貞吉。

九五又中又正,且居於尊位,能做到在美好之時隱遁,守持正道,是吉利的。

《象傳》解釋:

象曰:嘉遁貞吉,以正志也。

九五爻在美好時刻隱退的志向,剛好符合九五爻的中正之道,這樣就能達到人生的美好境界。當然這對於常人而言難以做到,但九五之人可以做到。

易經智慧:知進知退方能功成身就,如何隱退才是明智之舉?

上九,肥遁,無不利。

“肥”通“飛”,飛快地隱遁,沒有什麼不吉利的。

《象傳》解釋:

象曰:肥遁無不利,無所疑也。

上九爻多兇,而這裡卻吉,因為上九爻沒有任何遲疑,飛快地去隱退了,叫“趨吉避凶”。

大家都聽過“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講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後,擔心老將謀反,於是宴請石守信、王審琦等老將。酒過三巡後,宋太祖舉起一杯酒,先請大家乾杯,然後說:“沒有諸位的輔佐,朕根本坐不上皇位。但你們不知道,做皇帝還不如做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這一年來,朕沒有睡過一天安穩覺。”石守信人等聽後忙問其緣故,宋太祖說:“這還不明白嗎,皇帝這個位置誰不眼紅呀?”石守信等人聽後連忙下跪表忠心說:“現在天下一統,誰敢對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搖搖頭說:“對你們幾位大臣,我還信不過嗎?只怕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石守信等人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請求聖主給條生路。於是,宋太祖隱晦地說明了自己的意思。第二天,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上書稱病,要求解甲歸田,宋太祖欣然同意,收回兵權,並賞賜他們大筆財富,打發他們到地方做閒職了,如果石守信、王審琦等人沒有立即隱退,肯定會大禍臨頭。開國元勳功高蓋主是開國帝王最大的難題,一幕幕“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歷史慘劇不斷上演,所以一定要懂得“肥遁”的道理。

易經智慧:知進知退方能功成身就,如何隱退才是明智之舉?

​我們來總結一下遁卦:遁卦講的是隱退之道,在最得意美好、功成名就之時隱退,需要勇氣與智慧。歐陽修解釋遁卦說“遁者,見之先也”,隱遁是表現的開始,只有隱退了才能展現出來,也就是說後退是為了前進;程頤解釋本卦時說“君子退藏以伸其道”,君子隱退是為了弘揚正道。所以隱退是一種策略,遁卦的隱退不是無原則地消極避世,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