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最近去看了斯皮爾伯格刷屏新片《頭號玩家》,豆瓣近40萬觀眾評分,峰值時期一度高達9.2分,回落之後也還有8.9分。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細看了一下評論,不少打2星、1星的都吐槽劇情漏洞太多。

比如劇裡進入恐怖片的副本居然沒有任何年齡限制。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閃靈》梗出現的時候

電影院裡的姑娘“哎呀哎呀”的聲音此起彼伏……

比如片尾最後出現了警察把壞蛋抓走了真好啊!可是等等……這個世界居然有警察?那女主的爸爸怎麼會被壞蛋開的公司虐死了?!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大反派諾蘭,壓榨員工,無下限刷廣告,

用錢砸裝備,勾結黑社會,無惡不作

再回頭來看看這個壞蛋公司:為了錢不擇手段,提倡狼性文化,上班時間996,想晉升就得不惜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限去為老闆解決問題。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996打遊戲也是吃不消的工作呦喂!

Hmmm……怎麼好像聽著有點耳熟……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好吧,就讓我們承認,這樣的公司不僅在電影裡存在,沒有被警察蜀黍消滅,在現實中也是一樣遍地橫行。

· 他們教你《把信送給加西亞》,告訴你優秀的員工就是100%不打折扣去執行老闆的話,無論你覺得這個命令多麼不合理;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 他們用“努力教”給你洗腦,到了該分錢的時候卻告訴你,光努力是沒用的,還得看結果,按照你的結果,你什麼也分不到;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 他們假裝看重人才,假裝看重用戶,假裝三觀正、品位高,其實只是想套路你為他賣命,或者從你口袋裡掏錢,沒有一點真誠。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不幸進了這樣的公司,出來的時候不死也要脫層皮。

但是我們很高興,這個世界上畢竟也有電影裡那樣的好公司,他們為這個世界輸送源源不斷的創意、靈感,帶來愉悅和滿足。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這是一個與現實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且,雖然有點說教,可是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願意犧牲商業利益來傳遞良好的價值觀。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電影中,遊戲的創作者哈利迪對主角說:“現實才是真實的。”為此,《綠洲》服務器每週關閉兩天,鼓勵所有玩家回到現實生活,去關心身邊的人和事。

誰不願意去這樣的公司工作呢?

所以,在《財富》雜誌每年年尾進行的“年度最佳僱主”評選活動中,有一家這樣的公司,連續第八次蟬聯第一名。

它的名字叫Google。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Google贏在了哪裡?

俗話說得好,要想抓住員工的心,就要先抓住Ta的胃!

我記得有個在Google工作過的朋友說,去Google的第一年他胖了十幾斤,因為那裡的果汁和零食是免費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Google總部的食堂現在已經成了硅谷著名景點之一,凡是去硅谷的總要想辦法去打個卡。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除此之外,Google還有哪些管理方式讓它成為全世界頂尖人才都想去的公司呢?

在《重新定義公司》這本書裡面,Google的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高級副總裁喬納森•羅森伯格,跟我們分享了Google的管理經驗。

頭號玩家那麼好玩?斯皮爾伯格究竟在映射馬化騰還是喬布斯?

《重新定義公司》

埃裡克·施密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8月

谷歌的企業文化

谷歌的企業文化可以總結為三點:一是堅持核心價值,二是賦能比激勵重要,三是快樂工作。

01

堅持核心價值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想要改變絕非易事,所以在成立之初就要非常認真地考慮和確定。

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起草招股說明書的時候,就附加了一份公開信,信中提到公司的核心價值是“著眼於未來”、“為用戶服務”、“不作惡”,以及“讓時間更美好”。

這些價值觀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02

賦能比激勵重要

什麼是賦能?簡單來說,就是讓員工使用組織的公共服務去創造,而不是公司僱傭了員工。主次關係全然不同。激起創意人的興趣與動力,給予挑戰,激發他們發自內心的志趣,才能有持續的創造力。

因此,他們摒棄了年資制,也就是說在這個公司裡,並不是你待的時間長你就能升職或者是有話語權。他們會找到最有影響力的人,賦予他們重任,以他們為中心。

03

快樂工作

基於這樣的考慮,谷歌的組織文化是扁平、放鬆的,倡導快樂工作。他們的辦公室會可以設計得比較擁擠,這樣促使同事們之間多多交流,辦公和休閒娛樂設施融為一體,產品經理和工程技術人員並肩工作。

辦公室也不要求乾淨整潔,相反,谷歌認為,混亂往往是自我表達和創新的衍生品,所以,混亂算是件好事。公司倡導快樂工作,如果忙得焦頭爛額卻沒有快樂感,那就是有問題了。

在谷歌的一次公司會議上,曾經有人要求埃裡克闡述一下谷歌的著裝標準。埃裡克給出的答案是:“別光著身子就行。”

谷歌的人才戰略

01

只要對的人

再好的戰略也還是要人去執行。計劃有可能是錯的,所以人一定得對。Google在招聘上的理念是:我們只要創意精英。

對於“創意精英”,谷歌有著非常清晰的定義: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懂得如何使用專業工具,具備充足的實踐經驗。有分析頭腦、商業頭腦、競爭頭腦、用戶頭腦、充滿好奇心、喜愛冒險、自動自發、心態開放、一絲不苟、善於溝通、認真努力、樂於挑戰現狀、敢於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問題。

如果不確定這個人是不是對的人,那麼,寧可漏聘,絕不誤聘。

02

為創意精英提供最好的工作環境

如果經過艱苦的4輪面試,員工終於要得到機會,谷歌也會給優秀人才超出常規的回報。

除了高薪之外,Google還會給這些創意精英提供大展身手的機會、並肩共事的同事、激發靈感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

03

羊群效應

最終,經過嚴格篩選的優秀人才組成的團隊,不僅能做出令人滿意的成績,還能吸引更多優質人才的加入。

頂尖的員工團隊就像一個羊群,你只要招到幾個優質人才,就會有一大群優質人才跟過來。人們之所以加入谷歌,是因為想要與頂尖的創意精英共事。

這就是羊群效應。

谷歌的創意工作制度

01

“你想得不夠大”

埃裡克和拉里在谷歌產品評鑑會上,經常會用“你想得不夠大”這句話來刺激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後來拉里·佩奇用另外一句話取代了它,那就是“把想法放大10倍”。這兩句話可以幫助人們從老舊思想中跳脫,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現在谷歌的一些項目,比如掃描全人類的圖書館、Google Street(谷歌街道)等 ,都是因為有人“往大了想”才有可能實現的。

在谷歌看來,想的小,投入就小,勝算就小,對於企業無關痛癢,但是有點溫水煮青蛙;想的越大,實際上,下的賭注就越大,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02

20%時間制

為了激發創意,谷歌還有一個工作方式就是20%時間制。這個意思是允許工程師拿出20%的時間來研究自己喜歡的項目。

這種工作方式也許會讓人有所誤解,它並不意味著谷歌園區每到週五就會變成夏令營,隨便開發人員幹什麼都行。這個制度的重點是“自由”,而不在時間的長短。

其實,與其說20%的時間,不如稱為120%的時間更合適,因為這個時間往往都會安排在夜晚或週末。

我們熟悉的很多產品,比如谷歌語音服務、谷歌新聞、谷歌地圖,全都是這20%的時間帶來的。

除此之外,谷歌在戰略上、組織架構和溝通上,還有一系列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