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發憤——讀書永遠不會晚

有一句話,叫做「書到今生讀已遲」,所以讀書應該趁早,但萬一蹉跎了歲月,馬上好好學習,也永遠不會晚。《三字經》上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這個確有其事,從後人的記錄和老蘇的自述都可以找到佐證。

苏洵发愤——读书永远不会晚

據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記述——

眉山蘇洵,少不喜學,壯歲猶不知書。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舉進士,又舉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為吾學也。」焚其文,閉戶讀書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書說。與二子軾、轍至京師。歐陽文忠公獻其書於朝,士大夫爭持其文,二子舉進士亦皆在高等。於是,父子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也。

苏洵发愤——读书永远不会晚

王闢之這篇筆記,流傳極廣,但因為不是當事人,難免有記述不明、語焉不詳者,好在蘇洵本人在《上歐陽內翰第一書》中也曾提及他這一段經歷,更為可信,也更為詳細——

洵少年不學,生二十五年,始知讀書,從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厲行,以古人自期。而視與己同列者,皆不勝己,則遂以為可矣。其後困益甚,然後取古人之文而讀之,始覺其出言用意,與己大異。時復內顧,自思其才,則又似夫不遂止於是而已者。由是盡燒曩時所為文數百篇,取《論語》、《孟子》,韓子及其他聖人、賢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觀於其外,而駭然以驚。及其久也,讀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當然者,然猶未敢自出其言也。時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試出而書之,已而再三讀之,渾渾乎覺其來之易矣。

苏洵发愤——读书永远不会晚

兩相比較,王文說蘇洵「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蘇洵自述「生二十五年,始知讀書」;王文說蘇洵「焚其文」語焉不詳,蘇洵自述「由是盡燒曩時所為文數百篇」就很明白,燒掉的是自己原來寫得不好的文章數百篇;王文說蘇洵「閉門讀書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書說」,蘇洵自述「取《論語》、《孟子》,「韓子」即其他聖人、賢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終日以讀之者七八年矣。」由此可知,王闢之讓蘇洵晚發憤了兩年,少讀了兩年,但相同的是——蘇洵是在三十二三歲的時候學成。

根據蘇洵自述,他最初是「不學」,然後是學而不得其法,從自以為是到漸漸醒悟,並最終走上正途——學習《論語》、《孟子》以及韓愈的文集。根據蘇洵的思想結構及其所處的時代,他說的「韓子」應該就是韓愈。

由此,蘇洵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只要真心學習,永遠不會晚;二、知道學習很重要;三、知道學什麼更重要。

兩段古文不算難,就不逐字逐句翻譯了。

X

E

徐梵筂

苏洵发愤——读书永远不会晚

易蓮精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