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4年,河北收穫這些紅利……

在石家莊,有了江水滋潤,滹沱河生態環境大為改觀;在邢臺,有了江水滋養,七里河引來了野鴨等鳥禽定居;在滄州,約400萬居民告別高氟水,喝上了優質長江水……4年前,歷時11年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目前,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已覆蓋石家莊、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7個設區市、92個縣(市區),預計到2020年河北全省將有3000多萬人喝上優質長江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4年,河北收穫這些紅利……

■靠江水滋養,滹沱河昔日沙坑已成綠洲

石家莊

靠江水滋養 滹沱河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6月1日,“水到渠成共發展”媒體採訪團來到石家莊滹沱河畔,探訪滹沱河及其兩岸生態環境整治現場。

據介紹,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以來,改善滹沱河用水共計10次,總補水量近3000萬立方米(噸),南水已成為滹沱河的重要水源——目前每年補充長江水700萬噸。

截至目前,滹沱河已完成16公里河道治理,生態蓄水面積約788萬平方米,蓄水總量約1340萬立方米,兩岸建設綠地約1.1萬畝,栽植喬木67萬株、灌木215萬株、地被372萬平方米,新建園路、廣場50萬平方米,鋪設濱水景觀路28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小香山、薔薇園、花海天路、城市軌跡、生態溼地、子龍碼頭、山頂花園等景觀節點,滹沱花海已逐漸成為石家莊旅遊的新名片。

另據瞭解,長約26公里的石家莊東三環到藁城區東段滹沱河整治已經開始,預計2019年底修復完畢。

除了為滹沱補水,南水北調工程還多次向滏陽河、邢臺七里河等大小河流生態補水,為河北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撐。

目前,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在河北境內形成了一條465公里長、幾十米寬的綠色長廊、清水走廊,增加了一條人工河,形成了一條生態景觀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4年,河北收穫這些紅利……

■石家莊東北地表水廠以南水作為主水源

南水到來後 已覆蓋七成市政供水管網

丹江口水庫清澈甘冽的長江水來到河北後,是如何進入石家莊千家萬戶的呢?媒體採訪團一行到石家莊東北地表水廠尋找答案。這裡以南水作為主水源,擔負著石家莊主城區近三分之一供水任務。

據介紹,石家莊東北地表水廠是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包括廠區和51.8公里配水管線,總投資8.66億元,佔地約308畝,設計日產水能力35萬立方米。該水廠是河北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中一次建成的最大規模的水廠,於2017年2月份投入使用。

為保證提供高質量水源,該廠採用常規淨水與深度處理相組合工藝——原水經南水北調提升泵站進入水廠,先經配水井與預臭氧接觸池處理,此舉可以氧化掉水中的部分有機物。處理後的水進入沉澱池,降低濁度。沉澱後的水送入活性炭吸附池,去除水中異味。之後,經深度處理後流入砂濾池,進行二次過濾,進一步降低水的濁度,同時去除殘留有機物、細菌和病毒。過濾後的水送入清水池,通過送水泵房輸入市政供水管網。

與本地水源相比,南水在硬度、濁度、PH值等主要指標上具備優勢。石家莊東北地表水廠化驗室主任李布蕊介紹,本地水源相較於南水硬度偏高,反映到飲用水中就是口感差,容易造成水垢沉積;濁度上,南水濁度低,水更清澈;PH值上,南水一般在“8”以上,更適宜飲用。

據瞭解,自2015年開始使用南水以來,石家莊市區供水水源已由地下水為主、地表水為輔,轉變為以南水為主、地表水為輔、地下水為補充的狀況。

目前,石家莊市南水供應範圍已達市政供水管網的七成以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4年,河北收穫這些紅利……

■南水北調中線邢臺七里河倒虹吸工程

邢臺

嚴控水流量 確保了一渠清水永續北送

“我們管理處運行維護的渠道,設計流量為230立方米/秒,目前是180立方米/秒。今後,隨著供水量的增加,流量也會增加。”5月31日,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河北分局邢臺管理處處長蘇超,向“水到渠成共發展”媒體採訪團的成員介紹說。

在該管理處運行維護的七里河倒虹吸工程的閘門控制室,該管理處相關人士介紹,工作人員就是在這裡調節液壓系統完成閘門升降控制水量的,成功率達百分之百,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

據悉,2016年9月份以來,該管理處共開展了動態巡視10次,發現解決問題20餘處,這種動靜結合的巡檢方式,極大地保障了設備的安全運行。

2016年7月18日~20日,邢臺連續遭遇強降雨,該管理處迅速派出三支探查隊伍和駐汛隊伍赴轄區三個大型河渠交叉建築物查明情況。探查隊伍到位後發現河床水位正在迅速提升。

“我們與駐汛隊伍利用防汛物資,迅速佈置了一道擋水圍堰,避免外水入渠,同時要求巡查人員對沿線渠道進行巡視。各維護單位全體待命,根據巡查人員的排查結果,對隱患進行緊急處置,確保了總乾渠在極端天氣下的安全運行。”趙淵飛回憶說,“這次搶險共執行應急調度指令184條,成功排除險情3起,經受住了極端天氣的考驗。這次應急處置的成功,獲得了真實的數據用來支持今後的搶險工作。”

滄州

告別高氟水 2020年前全市都將喝江水

“這水比以前喝的水甜!過去,我們喝的是地下水,現在喝上了長江水,孩子們以後不會長氟斑牙了。”滄州泊頭市四營鄉灌河村村民趙志軒對南水北調工程非常感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4年,河北收穫這些紅利……

■滄州泊頭灌河村村民趙志軒指著盆中的南水說:“這水比以前喝的水甜”

2017年,經當地水廠淨化處理後的長江水,通過自來水系統送到了灌河村每家每戶。趙志軒說:“做夢都想不到能在家喝到那麼遠的長江水,南水北調工程好啊,如今煮粥都不起坨了!”

2017年6月份,滄州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全部建成通水後,當地約400萬城鄉居民告別高氟水,喝上了長江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4年,河北收穫這些紅利……

■滄州市交河鎮被封存的自備機井

目前,滄州市境內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全部完工,建成水廠以上輸水工程近300公里,新建和擴建地表水廠9座,建設大型加壓泵站7座,完成了18處工程管理設施。滄州市將加快工程驗收,今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合同驗收。

今年,滄州市還將積極完善南水北調供水能力,加快城鎮公共管網建設改造,逐步擴大南水北調覆蓋範圍,力爭在2020年前讓全市人民都喝上長江水。

另據介紹,預計到2020年,河北全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城鎮人口將達2570萬人左右,屆時將有3000多萬人喝上優質長江水。

■相關鏈接

南水都用到了哪些地方?

據瞭解,南水北調中線全長1432公里,從長江支流漢江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引水,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經河南、河北,自流到北京、天津。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每年可為河北提供30億立方米長江水。目前,河北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已覆蓋石家莊、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7個設區市、92個縣(市區)。

河北省水務集團建管處副處長馬建超介紹,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近3年時間已為河北分水20億立方米。這些長江水主要用於河北受水區的城鎮生活和工業發展,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江水的到來,通過置換城鎮、工業長期擠佔的農業用水,還可有效改善受水區農業生產條件。”

南水的到來,還為河北實現壓減地下水超採目標提供了保障。根據要求,到2025年,全省受水區壓減非城區地下水開採量3.85億立方米,累計壓採量48.37億立方米,壓採率達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