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說時代創造奇蹟,這話確實有理,盆景最早發源於中國,中國人繼承了對自然山水的敬畏和嚮往,但要說盆景文化真正在中國發揚光大進入千萬尋常人家,還屬改革開放這短短的幾十年。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雀舌黃楊(園中養殖)

黃楊這一品種不像松柏類盆景那麼早被人認可,市場價值也不似九里香 羅漢松等品種突然爆發卻後繼無力。其市場地位和收藏價值卻年年走高,一步一個腳印,成為盆景類的主流品種。對此筆者深有感觸:大約十年前,我進山裡尋找黃楊素材,山邊村子裡戶戶門口堆放著截短的黃楊木,村民說:"這個耐燒,粗一點的兩天燒不完''。隔幾年再去,村裡房前屋後都騰出地方栽上了黃楊樁,“這個樁子,挖下山來養活了就能賣錢,養不活的風乾了木頭也有人來收”。拋開資源環境問題,只從村民時隔幾年的兩句話,就可窺見黃楊已經被市場看好了。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米葉黃楊 (作者園中)

如今的黃楊已經從山採變成了規模化的養殖,甚至成為一些地方的支柱產業:從小苗培育成樁胚,再提供給專業的盆景人精細化地養護修剪造型,一盆盆有生命的作品最後呈現出來。

話說回來,一盆品相好些的庭院黃楊盆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價格,著實不低。甚至盆景人都合影過的那盆韓老師的“黃楊王”已經價值千萬(當然有能力收藏價值千餘萬盆景的人畢竟鳳毛麟角,不納入主流市場分析)。但品相好的黃楊盆景,也確實在被爭相搶購。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雀舌黃楊(作者園中)

貴,有貴的道理。作為用於欣賞的藝術類產品,要麼有巨大人力資金炒作,要麼本身有吸引市場的優良特質。

對於黃楊盆景來說,它本身不具備炒作的條件:1、好的黃楊盆景市場存量小,就算壟斷,也無法大量獲利2、生長緩慢,炒作的話週期太長,風險較大。3、黃楊的市場價格並非某一兩年突然大漲,而是連年穩定遞增。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米葉黃楊(作者園中已售)

那麼黃楊盆景到底貴在哪裡,筆者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

首先,優等創作黃楊盆景創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黃楊生長緩慢眾所周知,在這個緩慢的培育過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財力物力。期間還有創作坯材的死亡風險,同時一盆好的盆景出世不僅僅只需要年功,還需要創作者在此前就擁有紮實的創作和養護的基本功。一盆好景,十年甚至二十年才得,人生也不過短短几十年,如此大的時間成本之下造就的精品,當然是很珍貴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花費時間 精力和心血造就的東西,市場價值都不會低。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野生雀舌黃楊(作者園中)

第二,不可替代性。盆景屬於藝術創作,不同的創作者根據自身的經歷、喜好和對藝術的認知,出來的作品會有不同的味道,而這種手藝,是任何先進科技和機器都無法替代的。技術可以言傳,藝術創作卻是認知後形成的感悟。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米葉黃楊(作者園中)

再者,黃楊盆景屬於天生具備盆景選材的條件,它生命週期長,身形矮壯,木質堅硬,定型以後就不容易變型(生長較快的樹種需要反覆定型,否則就容易長變型),最應盆景中“立體的畫”這句話。黃楊葉片細小緊湊,四季常綠不落(北方冬天會轉紅)是觀葉盆景的最好素材。相對於很多南方品種耐熱不耐寒,黃楊適應性更強。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雀舌黃楊(作者園中)

最後,市場因素,被市場認可的產品一定是能夠流通的商品,有價無市就不能形成市場。而黃楊這件商品的價格每年都在穩步上升,恰恰說明這件商品是被市場認可的。盆景並非衣食住行的必需品,而是精神類消費品,入手即為收藏,收藏的東西本身能夠有價值,或者說若干年後因為某種原因在打算出讓時能增值,那也是對收藏者的一種肯定。

憑什麼黃楊盆景身價能十年連續攀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