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當軟件開發完成需求開發工作之後,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軟件需求的變更。有效的需求管理需要對變更帶來的潛在影響及可能的成本費用進行評估。變更控制委員會與關鍵的項目風險承擔者要進行協商,以確定哪些需求可以變更。同時,無論是在開發階段還是在系統測試階段,還應跟蹤每項需求的狀態。需求管理的主要工作如下:

1) 確定需求變更控制過程:確定一個選擇、分析和決策需求變更的過程。所有的需求變更都需遵循此過程,商業化的問題跟蹤工具都能支持變更控制過程。

2) 建立變更控制委員會:組織一個由項目風險承擔者組成的小組作為變更控制委員會,由他們來確定進行哪些需求變更,此變更是否在項目範圍內,估價它們,並對此評估作出決策以確定選擇哪些,放棄哪些,並設置實現的優先順序,制定目標版本。

3) 進行需求變更影響分析:應評估每項選擇的需求變更,以確定它對項目計劃安排和其它需求的影響。明確與變更相關的任務並評估完成這些任務需要的工作量。通過這些分析將有助於變更控制委員會作出更好的決策。

4) 跟蹤所有受需求變更影響的工作產品:當進行某項需求變更時,參照需求跟蹤能力矩陣找到相關的其它需求、設計模板、源代碼和測試用例,這些相關部分可能也需要修改。這樣能減少因疏忽而不得不變更產品的機會,這種變更在變更需求的情況下是必須進行的。

5) 建立需求基準版本和需求控制版本文檔:確定一個需求基準,這是一致性需求在特定時刻的快照。之後的需求變更就遵循變更控制過程即可。每個版本的需求規格說明都必須是獨立說明,以避免將底稿和基準或新舊版本相混淆。最好的辦法是使用合適的配置管理工具在版本控制下為需求文檔定位。

6) 維護需求變更的歷史記錄:記錄變更需求文檔版本的日期以及所做的變更、原因,還包括由誰負責更新和更新的新版本號等。

7) 跟蹤每項需求的狀態:建立一個數據庫,其中每一條記錄保存一項功能需求。保存每項功能需求的重要屬性,它包括狀態(如已推薦的,已通過的,已實施的,或已驗證的),這樣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每個狀態類的需求數量。

8) 衡量需求穩定性:記錄基準需求的數量和每週或每月的變更(添加、修改、刪除)數量。過多的需求變更“是一個報警信號”,意味著問題並未真正弄清楚,項目範圍並未很好地確定下來或是政策變化較大。

9) 使用需求管理工具:商業化的需求管理工具能幫助在數據庫中存儲不同類型的需求,為每項需求確定屬性,可跟蹤其狀態,並在需求與其它軟件開發工作產品間建立跟蹤能力聯繫鏈。

需求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