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等地區2018年玉米栽培面積大增,或將影響下半年的行情走勢

東北等地區2018年玉米栽培面積大增,或將影響下半年的行情走勢

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種子銷售店裡,老闆正在核算今年的收益,玉米種子的銷量超出預期,花生、穀子等種子的銷量出現了下降。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多家種子店裡。

種子銷售商:現在看玉米的面積得達到98%以上,去年有60%至70%是玉米,大家都又種回來了。

農戶:怎麼也得賣到7毛錢左右,這是按照去年年景推測的,去年很多人家的玉米一斤都賣到8毛5。

東北等地區2018年玉米栽培面積大增,或將影響下半年的行情走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春耕到秋收,一晌地種子化肥農藥等大概需要4000元,秋收時機器花銷1000元,每晌地玉米產量大約是2200斤,按照每晌地8000元租賃費計算,每斤玉米成本不超過0.6元,如果秋季每斤能賣0.7元,一斤至少賺0.1元,如果屆時玉米價格賣得更高,那麼就會賺得更多,再加上玉米的種植相對省事兒,農戶有空閒打工,所以在較高的行情預期下,改種玉米成了很多農民的選擇。

問題是,現在離玉米的收穫還有不少的時間,屆時玉米的行情真的會那麼高麼?改種、新增的玉米這麼多,不會影響供求關係,最終影響行情呢?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

劉棟:價格走勢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想要看清市場,也要結合多項數據。新糧上市之後,影響價格的因素就比較多了,一個是要看現在玉米的種植面積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第二今年秋天的產量究竟是高還是低,第三就是看需求。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的5月份到2018年的4月份,每噸玉米的價格最終上漲了150元,最高時上漲了200元,由此帶來了較多的玉米改種、新增面積,不過今年春耕期間,東北部分地區遭遇了乾旱,玉米出苗率降低,很多需要補種,華北地區小麥收割尚未完畢,增加的玉米種植面積預估不多,因此劉棟認為今年玉米的總產量不會增加太多。不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玉米去庫存還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劉棟:2018年玉米去庫存的力度大於往年,受臨儲拍賣等因素的影響,4、5月份玉米的價格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預計短期內政策糧投放節奏維持現狀,市場供需在一段時間裡也將圍繞陳糧展開,因此,今年玉米的價格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東北等地區2018年玉米栽培面積大增,或將影響下半年的行情走勢

農業生產最大的特點是週期性長,影響因素多,一些臨時性的、突發性的因素甚至會影響整個行情的走勢,因此行情預估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認為,在變量較多的情況下,農民尤其是種植大戶,要重視大數據的參考作用,大數據可以帶來更多的數據參考,可防止出現較大的偏差。

劉棟:我們現在很多資訊機構會有數據應用的APP,農戶可通過平臺購買數據信息,當然這些數據花費不菲,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合作社等聯合購買重點數據信息,來減少攤薄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