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他們愛“玩”、敢“拼”、求“新”

他們學習、社團、實踐“一心三用”

多重經歷、多面人生

你說:他們的成功無法複製

今天

get 哈佛大學offer的三位“大神”來襲

Are

You

Ready

來自同一學院的三位同學均拿到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建規學院建築學專業13級的

董昊宇、鄭順帆和龐子銳三位同學,成功考入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城市設計專業錄取,一時在校園內傳為佳話。


董昊宇

“設計是從生活裡玩出來的。”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董昊宇這樣評價自己:感性和理性一半一半,三分之二完美主義者,四分之三的時間會用在網狀思維裡跳躍著思考或意識流,偶爾一根筋。他喜歡旅行,喜歡攝影,喜歡模聯與辯論,喜歡一切好“玩”的事物,當然,也很喜歡設計。


鄭順帆

华中大大神志|听说你向往名校很久了,申请攻略了解下?

“‘走到哪看到哪’,我認為心態平和最重要。”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鄭順帆在大一剛入學,便有了出國的打算,並且加入了與國際交流有關的社團。在大一一年的時間裡,他利用社團這個平臺主動爭取機會,有了許多跟外國人打交道的經歷。因為熱愛,他在大二時決定繼續留任,並且在社團內部擔任部門負責人。學生工作在鄭順帆的大一大二,甚至整個本科生活中佔的比重自是不必多說。對此,他這樣總結:我為自己投身學生工作的決定感到高興,我將這段學生工作負責人的工作經歷視作自己拼搏奮鬥的一個契機。



龐子銳

华中大大神志|听说你向往名校很久了,申请攻略了解下?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龐子銳是一個喜歡新鮮事物的人,喜歡一切未知的東西,他也喜歡旅行,去一切沒有去過的地方,逃離重複的生活。高中時就決定學建築,在設計的道路上受盡自己的過分糾結和完美主義的”折磨”,有著拖延症同時又對在DDL前迸發的極高效率上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在很多時候,不要太多的看別人在做什麼或者別人怎麼做,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體現出來,用一句嘻哈的話來說,Keep real 就好。”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龐子銳:我挺喜歡籃球的,高中時候就想上了大學我要每天都打球和運動,然而實際上根本做不到,建築學的專業性質決定了我不可能有那麼多空閒的時間。印象比較深的是忙著申請美國的那段時間,每天泡圖書館做作品集,有時候一整天都坐著不動,慢慢地甚至影響到頸椎腰椎。現在我每天都堅持去游泳,把這個作為恢復訓練,也算是在大學結束前過上了理想中每天運動的日子。

董昊宇:高中的時候都會聽老師說“上了大學就解放了”,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的。大學提供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也就是“你自己想去做什麼”。大學強調的更多是自主性學習:高中的忙是模式性的,每天都有規定的任務,今天做這套卷子明天做那套卷子;大學的忙則是自己的選擇,你可以選擇解放,得過且過,也可以選擇繼續為了自己的目標忙下去。

鄭順帆:我比較喜歡電子競技,高中的時候就在想大學有空可以打打遊戲,後來發現完全沒有時間。本科讀下來,課程的強度一直很大。申請出國之前在準備語言考試和作品集的時候,有時候一整天都泡在圖書館坐著不動,慢慢的身體出現了各種狀況。好在塵埃落定之後,一切都慢慢地調整過來了,現在我畫完圖就會做一下身體拉伸。所以各位學弟學妹們,在好好讀書的同時也千萬要記得勞逸結合喲~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董昊宇:能力上比我優秀的大有人在。可能是我比較喜歡也比較會“玩”吧。設計學是玩出來的,它來自於生活,所以要求我們去體驗生活、享受生活、理解生活。在我看來,讀萬卷書重要,行萬里路更重要,20個國家的遊歷經歷,走過的那些地方、遇見過的那些人,能夠讓我開拓眼界,理解不一樣的生活。所以對我個人來說,要想會“學”,先要會“玩”。

鄭順帆:我的成績其實不算是最頂尖的,但是自己對專業課的學習一直很有拼勁,可能就是這股拼勁讓我有了現在的收穫吧。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龐子銳:我高中的時候就比較喜歡畫畫、做些小設計,作為非藝術生,所以選擇了建築設計。大一我從土木轉到了本專業,大二開始艱難補課,週六全天都要補課,因為一直堅定想學這個,雖然很累,但我相信自己能堅持下來。本科階段,我們經常整個宿舍一起熬夜做大作業,和小夥伴們一起努力的感覺很幸福。

董昊宇:我是個很感性的人,如果我很喜歡一個東西就會扎進去做,但做完之後又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會產生一些迷茫。這個時候我會選擇去和別人溝通,例如和學長、學姐、導師還有家長等。和別人交流地越多,就會有助於一點一點解決自己的迷茫,因為這個時候,你能夠有機會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從發現迷茫到解決迷茫,在這個過程中你其實就在成長。

鄭順帆:我比較喜歡“走到哪看到哪”,高中的時候通過看美劇,對建築結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然後填報志願的時候就填了建規。後來發現那個應該是屬於土木工程的,建規學院沒有相應的課程。但好在我心態比較好,後來通過學習也逐漸對建規產生了興趣,就一直學下來了。

龐子銳:大二時,我報名了學院組織的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的景觀工作營。因為招收的基本都是博士生、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那時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名,結果最後竟成功入選。現在回想起來,這段經歷對我的影響很大,一方面讓我的自信心提高了不少,另一方面讓我學習到了國外的設計理念和思維,在英語能力和設計能力上也都有很大收穫。同時,在土耳其的日子也讓我更加嚮往去體驗地球上每個角落的不同生活。

董昊宇:我印象深刻的事基本都是和“玩”有關了。大三暑假我參加了一個去威尼斯的summer program。那是我第二次去威尼斯,和第一次去的節奏完全不同——我不再那麼趕時間,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每天得以伴著晨曦醒來,拂著海風散步,聆聽了每一座教堂的鐘聲,記錄了每一條小巷。如此認真地感受這座城市,這是很不一樣的體驗。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龐子銳:我很期待擁抱一種全新的生活。美國能讓我感受到未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我喜歡那種每天都有新事情發生的生活,也期待在Harvard遇到優秀的老師和同學。當然,最期待的還是去現場觀看NBA比賽。

董昊宇:可以說是滿懷期待。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是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第一的學府,在那樣一個平臺會擁有更廣闊的視野,站在不同的高度,可以見識到不同的人。“山外青山樓外樓”,目前這個階段,我可能會因為自己這五年來取得的各種成績而感到激動甚至滿足,但到了新的環境,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需要更加謙遜地學習和生活。

華中大大神志|聽說你嚮往名校很久了,申請攻略瞭解下?

董昊宇:首先就是在可能的範圍內多出去走走。沒做過的事就多去嘗試,要多體驗沒有體驗過的事物。也許它不能讓我某門課的成績變好,但它會開拓我的眼界,讓我有機會追尋更美好的事物。其次要好好把握大學時光。大學期間人可能會有迷茫,但這也是一種體驗,要學會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如果對待每一件事情都能夠做到感性理性一半一半,這就是成長。最後,要有一定的規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個規劃並不是說要求自己現在就鋪完整個人生的路,而是分階段地來規劃,知道未來有哪些可能性,這樣就不會過於迷茫。


本期大神志的三位主角均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建規學院,他們在即將畢業之際,還能抽出時間應邀接受我們的採訪,著實讓我們欣喜。採訪中,他們口中講述的那些在華中大經歷過的苦與甜、平凡與不平凡的瞬間,最終化為了輕鬆的調侃和玩笑,背後透露出的,卻依然是對母校的依依不捨,和對新生活的熱切期待~


採訪:蘇靜偉 王蘇坤 張雅萱 曹雅淇

圖片和部分文字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