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2018中國將會勇敢地把開放大門推開更多

人民日报评论:2018中国将会勇敢地把开放大门推开更多

人民日报评论:2018中国将会勇敢地把开放大门推开更多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大幕拉起,開始享受亞洲經濟一體化紅利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共赴“東方之約”,參加這一開放的盛會。

“大家將聽到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外交部長王毅的預告,早已激發起眾多與會者的好奇和憧憬。聯繫“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這一年會主題,更多人對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充滿了期待。

人民日报评论:2018中国将会勇敢地把开放大门推开更多

對於很多亞洲國家來說,今年都是值得紀念的“政治整年”。從遠至150年前的明治維新開始,幾代亞洲人對改革的探索穿越了兩個世紀。改革,與開放相伴相生,又推動著開放不斷向縱深行進。這一點在中國近40年來的改革開放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過去在亞洲範圍內,中國是重要的中間產品進口國,如今的中國正代替美國成為主要的消費產品進口國,對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重要性達到了近40年中的最高值。中國的地位變化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孕育在深度融入世界的過程當中。

通往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主會場的路上有一條“時光隧道”,近200張珍貴的史料圖片和近500分鐘的史料視頻,全景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社會的快速變遷,開放恰是其中一條清晰的主線。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內陸、從經濟到政治文化,對外開放在各個領域層層推進,過去五年則達到了一個全面推進的高峰,帶動整個世界向著互利共贏的方向前進。曾幾何時,不同意識形態和文化信仰的人籤一個合同都十分困難,而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播撒全球,大國與小國、窮國與富國找到了平等競爭的思路;曾幾何時,相鄰的非洲國家,出趟國卻要繞道巴黎,而當“一帶一路”聯通世界,越來越多的地方成為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論壇上的幾次主題演講,都反覆強調“要堅持和擴大市場開放”“要秉持開放精神”“要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這不僅是對過去40年中國發展道路的總結,也是對過去150年整個亞洲乃至世界走向繁榮興旺的總結。

人民日报评论:2018中国将会勇敢地把开放大门推开更多

開放的路並不平坦。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低迷,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逆全球化”之風此起彼伏。然而當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當世界經濟的大海已經無法迴避,解決困擾世界的種種問題,只能在繼續開放中尋找辦法。正因如此,中國下定決心做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支持者、推動者和建設者。也正因如此,中共十九大報告斬釘截鐵地宣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中國開放的力度將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會更深。”這是中國的承諾,更是中國的底氣。加入世貿組織之初,國內曾有人認為這是新世紀的“二十一條”,加入之後,“與狼共舞”的陣痛讓無數企業家夜不能寐。然而回頭看去,就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遇到過風浪,但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不拒眾流,方為江海。面對一些發達國家頻頻揮動貿易保護大棒,亞洲和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開放、聯動,需要包容、平衡,更需要中國成為“全球治理的守衛者”和“開放貿易體系的火炬手”,向世界展現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引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博鰲”,有魚類豐碩之義。今天的世界還不夠美好,“魚多魚肥”的明天,需要我們一起去爭取。博鰲,2018,中國將會勇敢地把開放的大門推開更多,而新的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開啟的將是一條帶來無限可能的大路。

-END-

文字 | 曹鵬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