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職場舉賢,無道為道

狄仁傑:職場舉賢,無道為道

文丨《那些年》凌宇

在職場中,如何舉賢用人,如何為公司挑選最合適的應聘者一直是HR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若是公司的發展失去了引進優秀人才這股“源頭活水”,那公司也就會失去活力和未來。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舉賢史上,自春秋以來就有祁奚“舉賢不避親仇”的美談,其實在職場中也是如此,有時候推薦人才時不設限反而是一種最聰明做法,正所謂無道為道。武則天時期的宰相狄仁傑,就多次舉薦不避親眷,不避年老者,甚至不避昔日仇敵,只為了給國家挑選出最合適的人才,他用人的“無道之道”,譜寫了舉賢史上的一段段佳話。

狄仁傑:職場舉賢,無道為道

親仇皆可用

狄仁傑早年被貶官時,路經汴州,身體抱恙,想要留宿半天卻被開封縣令霍獻可要求必須當日離境;後來狄仁傑被一樁謀反案牽連貶謫彭澤時,霍獻可官至御史,又當庭苦諫,極力請求誅殺狄仁傑。然而當狄仁傑回朝重做宰相時,卻不計前嫌,舉薦霍獻可為御史中丞。

左玉鈐衛大將軍李楷固曾是周朝的頑敵,作為契丹部落的將領,在戰場上和周朝交鋒時總是衝鋒陷陣,驍勇無比,多次擊退周朝的部隊。後來因為部落首領兵敗被殺而降周,卻被朝臣們責備投降得太晚,要求誅殺他們全族,狄仁傑站出來說:“李楷固等驍勇過人,既能為他的舊主盡力,同樣也能為他的新主盡力,如果用恩德安撫,必將是我們得力的幹部。”並上疏武則天請求赦免。

狄仁傑:職場舉賢,無道為道

親戚朋友都勸他不可做這種傻事,狄仁傑說:“只要對國家有利,管什麼對自己有害。”武則天下令赦免釋放後,狄仁傑再次上疏請求加授他們官職,武則天聽從了他的建議,命李楷固當左玉鈐衛將軍。

後來李楷固率兵平定了契丹殘餘部落,武則天大喜,隨即擢升李楷固當左玉鈐衛大將軍,封燕國公,賜姓武。在大宴文武百官時,武則天舉起酒杯向狄仁傑致意說:“這都是你的功勞!”

狄仁傑卻回答說:“這是陛下的聲威和將士們的努力,我有什麼功勞!

除了對仇敵格外包容,狄仁傑在舉薦親眷方面也頗有一種“當仁不讓”的風範。有一次武則天命宰相推薦一位合適的尚書郎,狄仁傑推薦了他的兒子狄光嗣,武則天隨即任命狄光嗣為地官員外郎,狄光嗣勤勉且極具才幹,出色地勝任了這一職務,武則天大喜,稱狄仁傑舉賢不避親,“足可以繼承祁奚的美譽了”。

狄仁傑選賢舉能不為人才設限,不論是親眷還是昔日仇敵,只要有才幹,都一律推薦給國家,這的確是一種大智慧的體現。

選才不避老

通常情況下,在人們心中,年長者似乎都不宜承擔過重的官職。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生活才和老年人更為相稱,而狄仁傑卻有獨到的眼光。

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我要選拔一個真正的人才,你認為是誰?”

狄仁傑說:“不知陛下是想讓他做什麼呢?”

武則天說:“我要用他做大將,做宰相。”

狄仁傑回答說:“陛下若是要物色天下奇才,則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他雖然年紀已老,卻有宰相器宇。”

張柬之當時已經是76歲的高齡了,於是武則天擢升他當洛州司馬。

狄仁傑:職場舉賢,無道為道

過了幾天,武則天又問狄仁傑誰是堪當大任的人才。

狄仁傑說:“前些時候推薦張柬之,陛下還沒有用他。”

武則天說:“已經擢升了。”

狄仁傑說:“我推薦的是宰相,不是司馬!”

武則天再擢升張柬之當秋官侍郎,很久之後,張柬之終於官至宰相。

狄仁傑選賢不以年齡為界限,他以獨到的眼光為國家推薦了許多可用之才,夏官侍郎姚崇、監察御史桓彥範、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都出自狄仁傑的舉薦,這些人後來都成為唐代名臣。有人曾對狄仁傑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我推薦人才,是為國家,不是為我自己。”這是一種無私,更體現了一種胸懷天下的大局觀。

心胸開闊,方得可用之才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恆公也曾面臨過是否選拔昔日仇敵為相的難題。為了與公子糾爭奪王位,齊桓公在逃難回國的路上,被管仲一箭射中腰帶上的鉤子,差點喪命。齊恆公裝死才躲過一劫,隨即乘坐車子飛奔回國,趕在公子糾到達之前登上王位。

齊恆公繼位後,聽從鮑叔牙建議:“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齊恆公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為相,執掌國家政務。

狄仁傑:職場舉賢,無道為道

有些學者因此把齊恆公戲稱為“甩手掌櫃。”管仲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力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絕,成就齊國一代霸業。

試想,若是齊桓公心胸狹隘,失去了管仲這樣的人才,何來齊國霸業?何來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呢?

選賢舉能,無道為道

在選拔人才時,如果心中裝著太多個人的好惡,則很容易被這些表面的情感偏向矇蔽了雙眼,從而忽視了選賢的最重要依據——才幹。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寬容大度,不計前嫌;也要敢於舉薦,不避親眷;更要放下世俗的眼光和個人情感,一切只為了“勝任”二字。正所謂職場舉賢,無道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