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千江水映千江月,萬種米還真就吃出了萬種人。同樣是出國旅行,歐美遊客都喜歡單排、雙排的散客打野模式,超過兩隊人以上的房區絕對不落。

亞洲人民就不同,至少是四排起跳,團隊出行,非機場P城不落,專挑資源最多、人最密集的別墅區走。

錢鍾書先生有道,結婚應當和蜜月旅行的順序反一下,倘若在和一人旅行後還能彼此不討厭,那樣的婚姻才會比較牢靠。足可見,旅行的功絲毫效不亞於一面“照妖鏡”。就好像,一個酷愛單排的美國人和一個非四排不跳的韓國人一起旅行,怕是在機場就要先來一場決賽圈的battle。

中國遊客在代購方面足夠稱霸世界,可是如果要談打卡,中國比不上日本人。要比大媽,說不定比不上韓國人。比拍照,也比不上印度人!

中國遊客有三寶

機、代購、吃中餐

有豐富帶團出境遊經驗的導遊總結中國遊客的旅行特點,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購物時興奮大叫。名勝打卡帶地標,朋友圈定位特寫自拍照。

中國遊客大概就是《一簾幽夢》中費雲帆吐槽的最土觀光客典型代表了,他們的經典理論是——凡是不帶城市地標的風景照都不算出國,凡是不開定位的朋友圈都是摳圖裝逼。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帶著手機去旅行 圖/新華網

所有的旅行節目到了中國,大概都會變成《帶著手機去旅行》、《WiFi去哪兒》和《中餐廳之走進X國》。哪怕到了異國他鄉,也離不開手機和社交。假如沒有WiFi,中國遊客的旅行樂趣將會失去一半。

遊歐美遊客的旅行重在體驗和感受,中國遊客的旅行重在讓手機體驗和感受。大部分中國遊客的出境旅行並不在乎食宿,酒店文化和美食文化不是必需體驗的項目之一。對於傳統的中國遊客旅行團而言,汽車旅館就能夠滿足大部分的住宿需求,只要免稅店和小商品批發市場逛到high。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中國遊客的錢包不容小覷 圖/中國經濟週刊

為了便於中國旅客更好的出國專心購物,不少旅行社甚至直接開了“純購物團”,旅行地點只去迪士尼樂園和直銷購物中心,什麼地方特色、文化中心,大部分“壕”氣沖天的代購遊客表示並不在乎。

日本遊客的素質三連

抱歉、打擾了、不好意思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街頭的日本女子 圖片來自網絡

當你在風景點看到一片黑壓壓的寬簷帽+金屬眼鏡框旅遊團,匆忙中帶著些許秩序,焦急中顯出三分抱歉,請不要大意地懷疑,那就是日本老年旅行團

當你在博物館、藝術館、著名建築地標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做出被傳教式聆聽的姿態,並時不時聽見遠處傳來一聲“斯國一”、“卡哇伊”,那一定是一群日本年輕人。

大部分日本遊客都秉承著“絕不給人添麻煩”的旅行信條,隨時準備好“抱歉、打擾了、不好意思”的素質鞠躬三連。他們喜歡一本正經地按照list打卡,儀式感十足,攻略不細緻到具體的乘車路線和間隔班次絕不出門。團體行動時,能夠在組隊語音裡完成的交流,就絕對不會開全部在世界頻道喊話。

而且,逛博物館時,他們還會對著一份清單,一幅畫鑑賞幾十秒之後,就拿著筆往自己的清單打鉤,然後繼續往下一幅畫進發。

韓國遊客

看,那個也是我們國家發明的!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韓國:都是我們的 圖/韓國中央日報

根據韓聯社去年的統計,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不注意當地禮儀禮節和在發展中國家對當地人態度傲慢成為韓國遊客出境旅遊最大的幾個陋習。

韓國遊客無論去哪兒旅遊都能游出一種“看!那是我們國家最先發明的”“這個也是受到我國啟發的”民族自豪感。

近年來,時刻懷著“總有鄰國想害我”心態的韓國人總是被鄰國輪番嫌棄。不少韓國遊客去日本時會假裝中國遊客以獲取購物的折扣,專櫃售貨員表示看破不說破。

而對於韓國遊客的一些無理行徑,日本網友對此發帖表示遺憾,“中國遊客來了至少會花很多錢,韓國人來了不僅不花錢,還要吃便利店裡的飯糰…你們來幹嘛!”

美國遊客有三寶

自駕遊、揹包客、Facebook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千里走“單騎” 圖/16素材網

相比酷愛組隊雙排的亞洲遊客,美國遊客表示真揹包客從來都是千里走單騎。美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出國旅遊人數一直居於榜首,全美成年人中,有60%以上的人有過出境遊經驗,旅行支出也位列全球第二。但通常他們都習慣獨立化的旅行,孤獨地欣賞沿途的風景,開著房車自由地奔馳在在66號公路上。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美國人愛好自駕遊 圖/視覺中國

短停留、散客遊、自駕行是單排出行的美國遊客最大的特點。他們更願意購買兼具文化性和地方特色的消費品,對中國式的旅行買買買基本不感興趣。對他們來說,購物是不可能購物的,除非你有超過幾千年歷史的兵馬俑手指。

俄國遊客

高空自拍人身意外險瞭解一下?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戰鬥民族:玩的就是刺激 圖/拍信

玩熊的戰鬥民族,口味就是不一樣。

俄羅斯遊客絕對堪稱眾多遊客之中的高嶺奇葩,玩熊逗狼已經無法跟上戰鬥民族日益飆升的腎上腺素。他們不止住的維度相當高冷,他們要征服的遠方和詩意更高更冷。

2016年1月,《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印度已成為世界上自拍致死人數最高的國家,這促使印度政府直接在許多旅遊景點增設“自拍禁區”。然而,真正引領這個全球高空自拍跟風潮流的卻是俄羅斯人。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高空自拍 圖片來自網絡

他們或者站在高樓建築的邊緣試探,或者登上摩天大廈的圓頂俯瞰城市風景,自稱天行者,站在世界著名建築的樓頂,成為這群俄羅斯年輕的天行者最熱血中二的奮鬥目標。

王安石有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但在戰鬥民族的字典裡,從來沒有“罕至”這個單詞。

法國遊客

佛系的旅遊,法系的購物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真·佛系旅遊 圖/shutterstock

法國作為全歐洲最大的旅遊入境國,每年保持著七千萬的入境人次,但他們自己也非常愛去鄰國串門。比如英國多佛的人就喜歡一日遊去法國加萊買啤酒,法國人當然也禮尚往來絕不吃虧。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出境旅行,法國人大多追求餐飲、酒店環境的浪漫,對於環境消費毫不吝嗇。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法國遊客多專注海外購物 圖/Luxuo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Horizon Consumer Science近期發佈了一項調查報告,分析了不同國家及地區消費者在海外旅行時的購物動機及習慣,相比許多西方國家消費者,中國遊客在購物時更看重品牌,而法國遊客就比較專注於海外購物。

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和辨識度都非常高,對於青睞的品牌,提前做攻略是必備的功課。對於法國人來說,如果沒有把旅行時中意的物品帶回家,就失去了旅行的大部分意義。

德國遊客

一切依然在秩序中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閒逛?不存在的,都是計劃 圖/thesilverpurse

誰能想到提倡Alles In Ordnung(一切都在秩序中)的德國人竟然是歐洲最愛出境旅行的國家,出遊人數僅次於世界第一的美國。

一般來說,出境遊意味著不受掌控,要知道德國人可是在便利店排隊買啤酒看到井然有序的結賬隊伍都能會心一笑,心裡充滿由秩序感帶來的小確幸的國家。

但對於高度自律、克己的德國人來說,出國旅行這種麻煩又容易失控的事情,他們還真能處理地井井有條。即使是德國媽媽們拖著好幾個孩子出門,又推車又拿包,卻依然能走出戰鬥民族般的昂揚鬥志,彷彿下一秒隨時就能給你掏出一套Bosch的電動工具箱問你需要嗎。

加拿大遊客

美國旅遊瞭解一下?

比起前幾個國家,加拿大遊客如同一股清流。他們對美國爸爸的愛簡直矢志不渝,日常打卡卻百看不厭。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據統計,2015年加拿大的出境遊客中,去往美國的遊客達到了2072.2萬次,是去往其他目的地人次總和的三倍。所有的旅行雜誌都在號召一起去加拿大看楓葉,但加拿大人卻渴望飛往其他國家找春天。因為加拿大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除了日常打卡美國簽證之外,他們在第四個季度都會飛往全球不同的熱帶、亞熱帶區域,感受陽光、沙灘和啤酒趴。

印度遊客

喝過恆河水的人,真的了不起

認命吧,中國遊客打卡比不上日本遊客

“玩火”的自拍 圖片來自網絡

印度遊客在部分國家旅遊部和商業部有關人士眼裡,是可以和中國遊客比肩的存在。然而,他們的購買力和殺傷力一樣,都是max級別的。聲量max、體味max,而且他們還擁有全球年輕人共同的特點——自拍狂魔。

並同時成為高空自拍跟風潮流的最大受害者國家,自拍致死人數位列全球第一。

加之,自從外國遊客旅印被爆出數次被打新聞之後,大家開始認真反思,幹過神秘恆河水的人,可能真的惹不起。

今日作者

早夏

排版:王文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