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大隱隱於小館子。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之前看到《三聯》寫到這句話,愛吃君覺得最有煙火氣息的美味當屬在小館子中,他們通常藏在鬧市深處的小巷子,店面不起眼,裝修簡單,幾張桌子,幾盞燈。菜不多,但精於烹製兩三種食材,食物並不精緻卻能征服味蕾。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在甜水井有一家小館子,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和這裡的食物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一品地道的粵式小吃,這家店就是——

粵味鄉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這是一家藏在林蔭小道中的餐館,不大的門頭,老式的招牌,5年的美味沉澱,讓這家小店充斥著人間煙火,讓踏入這裡的食客瞬間浸入到美食的幸福感中。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這也是一家以家庭為單位,來自河源的姐弟一同操持的老廣店。負責點菜的人手腳麻利,菜名報一遍就能記住,若是常客,結賬的零頭主動就給抹了。除此之外,招呼客人、擺桌、擦桌、洗碗,一家人誰有空誰補位。

當然,這必然是一家存在地道粵式小吃的店,茶點均是全手工製作,隨手一道素菜都可以喝一碗白粥。當如此地道的美味出現在不起眼的小館子時,好比吳彥祖脫下精緻的衣服,光著膀子揮汗如雨的舉槓鈴,這樣無需裝飾的性感,難道不比刻意美顏後的容貌更令人著迷。這便是愛吃君摯愛的小館子應有的模樣。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而最後,粵味鄉,這家讓愛吃君短期內連去三次的小店,是一家用最良心的價格服務顧客的餐館小吃幾乎都是10元左右,最貴的莫過於硬菜加持下的小炒,相比於其他看起來華麗麗的廣茶店,愛吃君只有在粵味鄉時會喊出:“老闆,茶點系列全部上一遍!”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雖說是小館子,並不意味著不講究,採買的講究在經驗,所謂薑還是老的辣。而有些講究,比如處理食材,比如烹製的匠心,老顧客們自會語重心長的傳播,愛吃君頭次去時,就聽到有同鄉與老闆交流經驗,口味清淡食材好壞,經由這三言兩句,這家店便已在老饕心中紮了根!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好的小館子,會展現食材中一方水土的味道,進了粵式小吃店,最感興趣莫過於茶點,五種茶點、五種甜品、六種腸粉,每一道都值得細品。

金醬鳳爪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這籠鳳爪,真正是愛吃君的心頭好,不僅回回必點還要打包帶走。豆豉打碎後再精心榨油後,與汆水油炸後的雞爪相遇,兩者合而為一,再上籠蒸熟後方可上桌。

“吮指” 能回味的金醬鳳爪,入口輕輕一吮,皮骨瞬間分離,看起來“皺巴巴”,但是又糯又酥爛,醬的鹹香帶有絲絲微甜,真是抵不住的美味。

水晶蝦餃皇

無數人最愛的茶點,小小一顆蝦餃卻內有乾坤。以澄面做皮,講究色白而皮薄,上桌後可以透出略微蝦色,粉嫩透白極為可愛。

每個蝦餃裡面至少要包3只海蝦仁,四個蝦餃靜靜躺在蒸籠裡5分鐘,蝦肉被緊緊地裹在內裡,一口包住蝦餃,蝦肉的鮮香縈繞在嘴邊,紮實的蝦肉更是大快人心,12元一份,愛吃君感覺身邊的蒸籠瞬間就累高了~

飄香流沙包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發麵的外皮,細沙般綿柔的餡,熱騰騰的掰開包子,便看到內餡滿滿溢出來,這便有了甜食黨最愛的流沙包。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二成鹹蛋黃、二成黃油、六成糖粉,熱乎乎的奶黃餡一湧而出,溢得嘴角都是,伴著蛋黃淡淡的鹹味在齒間流沙,若是每天早上都能吃到這麼一口流沙包,愛吃君甘願早起......十分鐘!

魚籽燒麥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在揚州時曾經被那裡的三丁燒麥勾走了魂,而廣式燒麥中,魚籽、蟹粉亦或是鮑魚,都能成為燒麥上的亮點。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一團魚籽下,麵皮裡包裹著滿滿的肥瘦豬肉粒與玉米粒,飽滿Q彈,肉質緊實爽滑,可以說是口口鮮美~

鮮蝦腸粉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到了粵式小吃店裡,怎麼能錯過光溜溜的腸粉。一份腸粉好不好吃,靈魂在於皮,滑、潤、韌,腸粉皮已經薄到可以看見裡面包裹著的餡料,一筷子入口,細膩幼滑的米皮好像在嘴巴里跑來跑去,細細品味還有清新的米香。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腸粉中蹭蹭包裹著顆顆鮮蝦,米香之後還有蝦肉的鮮甜縈繞於口,清淡的醬汁調味,再加上桌邊放的廣式辣椒,一份腸粉吸溜進口,尤其舒坦。

蜂蜜龜苓膏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店裡的甜品共有5種,西米露雙皮奶平日裡常吃,但這龜苓膏倒是難得吃到正宗的。龜苓膏主要的成分是龜板和土伏苓,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是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清熱祛溼藥膳,蜂蜜滋補潤燥,春季氣候潮溼,最適合來一碗蜂蜜龜苓膏。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龜苓膏的些許苦味與冰鎮過的濃濃蜂蜜水相遇,苦味淡化了不少,淡淡藥香清新爽口,口感和果凍並無差別。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除了廣式茶點、甜品和腸粉外,店裡還有生滾粥、滷水、粉面、湯水以及特色廣式小炒,如果不是因為愛吃君剋制了自己,估計這一個餐桌都不夠擺。

燒鵝叉燒拼盤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如果你也和愛吃君一樣,是個貪心的食客,那麼一個燒鵝與叉燒的合拼最適合。一盤雙拼38元,和單品的價值一樣,可謂是物美價廉。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先說說這最誘人的燒鵝,鵝皮燒得香脆,一咬即破,皮下的那層薄薄的鵝油甘香油潤,鵝油下的鵝肉肌理清晰,吃起來肉質結實而甚有鵝味,連骨頭也很入味。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搭配由青梅發酵後製作成酸甜酸梅醬,剛好中和了燒鵝多一份的油膩,焦香四溢,脆皮在口中迸發的咯吱脆響,聽著都饞人。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而隨後入口的叉燒,是甜黨愛吃君的心頭好,肉質緊實,脂香和瘦肉的香味互補似的融合在一起,蜜汁的香甜貫穿整個口腔,讓人慾罷不能多吃幾塊。

嶺南白切雞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白切雞講究的便是“本味”,粵味鄉的這盤雞,愛吃君極為推薦鍾愛白切雞的吃貨試試。嶺南人嗜食雞,向有“無雞不成宴”之說,據說雞的菜式就有數百種之多,但最負盛名、最受稱許、最能體現嶺南雞菜特色的還是白切雞。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白切雞不能浸得過熟,太熟了雞肉便會起渣,不嫩滑,但也不能太生,太生了肉還是紅的,不能吃,

最好的狀況是雞肉剛剛熟,而雞腿或雞翼等部位的骨髓還帶著血色,這個火候的拿捏大概只有經驗豐富的老闆才能心領神會。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而吃白切雞另一講究便是這蘸料,若是拿來一盤醬油,那簡直是太糙,會蓋了辛苦做成的雞肉。最好的便是用姜塊蔥末與滾燙花生油交織而成的姜蔥油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一筷子白切雞,在姜蔥油中這麼一過,入口時鮮嫩腴美,爽滑甘香,雞的鮮味和姜蔥油的香味配在一起,簡直是渾然天成、妙不可言!

蘿蔔牛腩煲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說起老廣的滋補菜譜,就不能不提牛腩煲,香噴噴的蘿蔔牛腩無疑是很多廣東人的摯愛!隨著老闆講砂鍋端上桌,一陣肉香就已灌入鼻腔。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牛腩和蘿蔔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後,上桌前放在瓦煲內加熱,因為瓦煲材質,湯汁的香味和溫度很容易傳遞到牛腩中。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趁熱趕緊先吃一口牛腩,燉得軟爛入味,鹹香四溢,此時一碗白粥或白飯與之搭配,絕配!鮮甜的蘿蔔久燉後,肉香匯入蘿蔔的纖維中,似肉非肉,吃完滿嘴留香。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沒忍住的愛吃君點了一份白粥,把蘿蔔和牛腩通通放在白粥上,如果你喜歡加點味道,也可以將湯汁澆一丟丟到白粥上,保證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碗白粥,從未如此美味!

白灼菜心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上至豪華酒樓,下至街邊大排檔,在廣州大街小巷都能找到一種小抄的,一定會是這份白灼菜心。在大魚大肉,鹹甜交織後,一份清爽的白灼菜心,立馬讓你的口腔重回清新。

老饕們說,這家粵式小吃店藏的太深!

小館子吃的不過是一份煙火四季,沒有曲高和寡,也不必每道菜都要有故事。大火猛炒,小火溫情,煙霧繚繞,全在眼裡心底,老闆會記得你點的菜裡不要蔥花,會記得你習慣的鹹淡辣度,

偌大個城市裡好像突然有了等你的人。

有哪些讓你難以忘卻的小館子

那些你深夜會想念的好味道

在評論區分享給愛吃君

今晚我們只關注好味道!

店名:粵味鄉

地址:四府街(溫州風味美食隔壁)

人均:30 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