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孩子,培養出5個博士,他是如何做到的

6個孩子,培養出5個博士,他是如何做到的

每一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情結。在浙江瑞安的一對夫妻,生了6個孩子,培養出了5個博士生。

老大,獲得康奈爾大學博士,就是那個發明康奈爾筆記法的大學。現在是美國賓州大學終身教授。

老二,羅測斯特大學博士,後任美國高盛公司副主席。

老三,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

老四,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錄取為博士。

老六,是女兒,哈佛大學博士。

這位培養了5個博士子女的父親,叫蔡笑晚。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蔡笑晚給他的兒子們取的名字很有特色:

老大,叫孟子。孟子,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儒家著名的思想家。

老二,叫荀子。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學文言文有一篇《勸學》就是他的手筆。

老三,叫孫子。對於全世界都知道的孫子兵法,大家一定也耳熟能詳。

老四,叫曾子,就是曾國藩的名字了。

老五,叫潤子。毛澤東的字,是潤之,所以,蔡笑晚的意思,是以毛澤東為榜樣的意思。

我們看到,蔡笑晚給他的五個兒子,都取了偉人的小名。為什麼呢?

也許有人會覺得可笑。如果一個成年人,你說他會成為像孟子荀子這樣的偉人,他肯定覺得是扯淡。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講,你告訴他將來要成為孟子,荀子這樣的人,他會真的相信。蔡笑晚的這個策略,我們可以叫做“早立志”。從小,就在孩子的心中種下成為很厲害的人的夢想。

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有過志向,將來當一個科學家,或者作家,等等,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沒有人去灌輸,慢慢就淡忘了。但是蔡笑晚的策略,是直接給孩子起個偉人的名字,讓孩子時時想著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這種激勵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最終,果然,所有的孩子雖然沒有成為孟子,荀子,但是也成為的很有用的人才。

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目標,將來他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如果把目標設得比較遠大,就算夠不到目標,也會更加接近目標。

改造三字經,是蔡笑晚先生的另一個創造。通常家長讓孩子學習三字經是為了認字。三字經的內容很多,很多家長把背誦當成了學習的目的。蔡笑晚的方法。則是把三字經當成勵志教材,只挑選跟勵志有關的部分來學習。這樣做的好處,是把學習材料當成工具來為我所用。而且是聚焦到勵志這個關鍵點上。

蔡笑晚讓孩子早立志的策略,還體現在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著他們去旅遊。旅遊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開闊眼界。更重要的是去拜訪那些偉人出生的地方,成長的地方,告訴孩子,讓孩子有個學習的榜樣。蔡笑晚給孩子提供了持續的立志的環境,而孩子們也都很有出息,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

我們成年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習慣,這些習慣是從小以來長期的生活中養成的,這些習慣,有些是好習慣,有些是壞習慣。當然,習慣一旦養成了就很難改了。如果長大了養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改變一箇舊習慣有多難呢?

想一想用了幾十年養成暴飲暴食的習慣把自己吃成了胖子,現在回來想減肥,有多難。很多人抽了十幾年的煙,現在想起來要戒菸有多難?

想一想養成了拖延的毛病。現在想改正有多難?

當習慣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更容易養成好習慣。

有人說。卓越的人就是養成了一大堆一般人沒有的好習慣,而平庸的人,也是養成了一大堆一般人都有的壞習慣。

壞習慣一旦養成了,想要改就太難了。於是市面上就有了很多各種培養習慣的書,各種糾正習慣的書,看了也沒用,就是因為積習難改。

蔡笑晚的教育孩子方式,是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好習慣。當一個孩子還沒有什麼習慣的時候,就直接讓他養成好習慣,這樣的方法,要比成年人去改掉壞習慣容易得多了。我們知道,很多孩子偏食,不喜歡刷牙,喜歡玩手機,等等這些習慣,其實都是大人在小時候沒有注意,給養成的壞習慣。蔡笑晚智慧的地方,就在於在孩子還沒什麼習慣的時候,就直接培養好習慣。這種智慧值得所有 父母去學習。

蔡笑晚說:

“在孩子沒有壞習慣之前把好的習慣教給他,這樣的話那麼快樂的教育才會實現,否則等到孩子有了很多壞習慣之後,那麼他感覺到父母的東西都是在給我的壓力,你想快樂也快樂不起來,因為孩子他的心裡面有一個對抗的東西在跟你進行對抗,這樣你就無法把你的幸福觀你的快樂觀引導他,這是最最重要的,要早期開始”

在孩子3到5歲的時候,就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坐的習慣,寫字的習慣,等等一些好習慣。

所以,蔡笑晚的第二個秘訣,就是在孩子還沒有任何習慣的時候,只給孩子培養好習慣。

很多家長都知道早教這件事。我看到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去讀三字經,讀孔孟之道,學習英語等等。那麼蔡笑晚是怎麼做的呢?他認為早教,應該先開發智力。開發智力最好的工具不是文字,而是數字。所以,他讓孩子們從小,先接觸數字。在大腦中先有數的概念。

我們都知道,數字這種概念非常抽象。那麼兒童是否適合用數字來開發智力呢?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很早就已經有抽象思維的能力了,因此,通過接觸數字開發智力,要比文字更有效果。所以,蔡笑晚讓孩子們熟悉數的概念,從1個,兩個開始。以前燒飯燒爐子的。他就讓孩子們一邊給爐子扇扇子,一邊數數。從1數到1000,然後再從1000數回1。作為一成年人,大家可以試試數數看是什麼結果?肯定是經常會數錯。那麼這個數數的方法,不僅對數字產生概念,同時還可以鍛鍊專注力。一舉兩得。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是蔡笑晚關注的重要的點。

這種先教孩子數字,後學文字的方法,一改大多數早教的理念。而且效果顯著,從他的孩子成績就能看出來。

所以,蔡笑晚的第三個秘訣,就是早期通過數字來開發孩子的智力。

不僅對於學生,就是對於成年人來講,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學習能力。而學校的教育,其實主要也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目前這方面做得可能還有待提高。蔡笑晚早早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從初中到高中,著重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他的孩子有了好習慣,加上專注力,還有早起開發的智力為基礎,自學能力的培養,就變得更加容易了。最重要的,是要有這樣的培養意識。

第四個秘訣,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我個人覺得,蔡笑晚的孩子能夠成就這樣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父親。有一個以教育孩子為自己職業的父親。想想我們身邊,很多家長,下班了,很累了,孩子去找你玩可能都會顯得不耐煩。到了週末,可能還會摸幾圈麻將。真正能夠認認真真思考孩子的教育的父親,能有多少呢?開家長會,大多數家長都是母親去。就算有些家庭有點教育孩子的意識,去學習教育方法,聽課的大多數也都是母親。而事實上,父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價值,是無法取代的。

總結一下,蔡笑晚教育孩子的四個秘訣:

從小立大志,讓孩子有遠大的理想。

在還沒有任何壞習慣的其後,直接培養好習慣。

早期通數學開發孩子的智力。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瑞田學習力,提供學習能力方面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