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青年讀完高校後離開大都市,在破洞裡過起了原始的生活


在河南鄭州一名大學畢業生男子隱居郊區湖邊一處廢磚窯內,每天拉小提琴練書法,長期沒水沒電,餓了撿柴做飯,渴了到湖邊打水,一住就是十年。他拒絕別人的施捨和幫助,沒錢時就外出打幾天零工,買些生活必需品,人稱“都市洞居人”。

在河南鄭州一名大學畢業生男子隱居郊區湖邊一處廢磚窯內,每天拉小提琴練書法,長期沒水沒電,餓了撿柴做飯,渴了到湖邊打水,一住就是十年。他拒絕別人的施捨和幫助,沒錢時就外出打幾天零工,買些生活必需品,人稱“都市洞居人”。

老張常年居住在洞穴裡面,不願被人打擾,對於自己的經歷也不願多談。據悉,他曾經是一位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在鄭州當過醫生,有醫師資格證,十年前與家人失去聯繫。

老張大學畢業之後,雖然從事過幾份工作,但因壓力過大再加上沒賺到什麼錢,他便選擇了辭職。輾轉反側他找到了現如今居住的窯洞,並且與家人斷了聯繫,獨自一人生活至今。

圖為老張隱居的磚窯洞裡面昏暗無比,模糊的光亮來自磚窯頂一個直徑約1米的豁口。而豁口上蓋著一塊鐵絲網,以防異物掉落。

緊靠西側洞壁下,是一處地鋪,支著一頂舊蚊帳,一張破舊的小桌子上擺放著一個紅色的收音機、一本小提琴琴譜、一本笛子演奏教程以及他練習的毛筆字。

圖為在磚窯底部是老張簡陋的床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老張的窯洞裡面看似簡陋,但是該有的生活物品都完全具備。

圖為正對磚窯口的洞壁下,擺著幾張撿來的小木桌和方凳,地面上,擺著洗淨的鍋碗瓢盆。就像是原始人的生活一樣,什麼都要靠自己親力親為。

老張喜歡看書、讀報,喜歡唸詩。一個紅色的收音機,走到哪兒都帶著。雖身居磚窯,卻對外界的事很瞭解。地下散落著老張的毛筆字畫,平時他就在這裡練書法。

天氣好的時候,老張會在磚窯洞外進行野炊,因為那樣更加方便。老張失蹤後,他們全家找了他好多年,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這裡。十年未見,老張看到弟弟並不激動,冷冷地說:“你咋來了?”“我在這裡很好,你們都回去吧。”無論親友們如何勸說,他都不願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