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巧 你也在網上衝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这么巧 你也在网上冲浪

策劃:X博士

文案:mmmikyyy

插畫:FEVER DOG

視覺/排版:文特森

注:

1.20世紀90年代初,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網絡流行語(Internet Slang)誕生。

2.2000年,學者周海中教授發表文章《一門嶄新的語言學科——網絡語言學》,標誌著網絡語言學(weblinguistics)的誕生。

3.2008年,《咬文嚼字》雜誌開始評選“年度十大流行語”,並按照該年流行語產生數量劃分“大小年”。

4.2010年,“給力”一詞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這一事件被網友們評為當年的“十大文化事件”。

5.2888年,“網絡語言之神”(Cthulhu of the weblinguistics)覺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