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紅樓夢裡的時尚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最近重看87版《紅樓夢》,心緒像掉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裡,服飾、妝容、對白和詞句都和以往的理解大相徑庭。

幼時與其說是看紅樓,不如說是陪著大人看下飯劇,當初四大名著電視劇版拿到現在來說,跟熱門網劇,大胃王直播的社會地位差不多。

《西遊記》把一部劇集的經典價值發揮到了最大,從人性的不同角度對“唐僧”“孫悟空”這倆人催生了數不清的演繹。

《三國演義》《水滸傳》簡直是古裝三級片搬運基地,單單西門慶豔情史的錄像帶都能圍著赤道繞幾圈。

而《紅樓夢》則開創了宮鬥戲的鼻祖,家族與家族之間,女人和女人之間,猜忌、妒忌、算計,暗地裡深埋的矛盾能令後面所有的女人鬥爭戲望塵莫及。

以前看得零零星星,從來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遍,這次從頭到尾一點沒落的看下去,也會因為明顯的受時代侷限的簡陋,和拍攝內容的剋制,有點難以忍耐,但它的內核和呈現,真是一部迷人的時尚品鑑。

毫不誇張的說,

它可能映射了整個80年代的流行元素;

它可能是中國對vintage hollywood最好的借鑑;

它可能預知了2010年之後的一場make up復興。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不論是電視劇《紅樓夢》還是原著《紅樓夢》,如果把裡面的詩詞拿出來,那整個紅樓夢就失去了魂魄,也不是這個美麗的夢境了。

在87版紅樓夢裡面,有一個很特別的點,就是它把原著裡的詩詞譜成了曲,唱成了歌。

而且每首歌在劇中的出現,都和人物的命運息息相關,比如最為人所熟知的黛玉《葬花吟》——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比如曹生給王熙鳳寫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鳳死的時候,原是希望將她送回金陵,然而她只是被草戈裹屍,棄之荒野。這時候背景樂響起了這支《聰明累》,生前盛景和死後淒涼相織,觀者也只能呆在那裡,說不出多字。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如果說這只是普通的配樂,那在探春遠嫁那段,整場戲完全沒有獨白,全靠一曲《分骨肉》把劇情和當時的情感淋漓盡致的交代清楚了。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這種給詩詞配樂演唱的形式,其實是事業巔峰時期的鄧麗君帶起來的。

《獨上西樓》《但願人長久》這些都是83年發行的一張專輯《淡淡幽情》裡面的歌。這是鄧麗君第一張參與策劃和製作的唱片,也是唯一一張完全給唐宋詩詞譜曲,用唱的形式錄製的唱片。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淡淡幽情》專輯封面

但鄧麗君之後,國語歌壇從此再也無人有足夠的能力與高度,創作出這種傳統與流行有機性結合的作品,甚至這張夢幻專輯中的歌曲,由於需要高度技巧,翻唱者也不多見。

這此後就到了《紅樓夢》,王立平找到了曾經唱歌京劇但是完全不出門的陳力唱了主題曲。

再此後就到了90年代,《新白娘子傳奇》裡頭,全劇十幾支曲子,按劇情配詞,對唱的方式,有點像音樂劇的演繹,就算曲子單獨拿出來也是兩張詞曲絕好的音樂專輯。

然後瓊瑤劇大火,瓊瑤也用自己做的古詩詞,做成了詞,譜成了曲。這種歌也是許多人用了二十多年的鈴聲吧,像高勝美的《青青河邊草》,葉歡的《鴛鴦錦》。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青青河邊草》改編自瓊瑤小說《六個夢》,1992年在臺灣中視首播。主題曲由高勝美演唱,瓊瑤詞。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鴛鴦錦》由由葉歡演唱,收錄於專輯《精選鴛鴦錦》中,電視劇《梅花三弄之鬼丈夫》主題曲

甚至在香港影壇,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劉鎮偉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也借鑑了這種形式。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這種從80年代衍生的時尚浪潮,從鄧麗君開始,到王菲在1995年,沒有等到鄧麗君與她合唱,獨自翻唱了《但願人長久》。

而後,戛然而止。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87版紅樓夢,與其說勝在選角,倒不如說勝在化妝是更確切。

有兩個化妝細節,直接確定了《紅樓夢》這部電視劇的地位,一是黛玉的眉形,二是王熙鳳的眉眼。

80年代的化妝時尚,完全不是電視劇裡那樣的,那個時代追求的是自然,健康。眉毛粗壯,看上去毛感特別重,是主流審美趨勢。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波姬·小絲是那個年代審美的標準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同期香港電影作品裡的張曼玉

如果按照當時的時代審美來看,林黛玉的定妝照應該是這樣: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但實際上,劇中的林黛玉是這樣: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林黛玉出場的這個造型,我看劇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一個人,20年代的好萊塢影星:Louise Brooks——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Louise Brooks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一位默片女影星,曾主演過25部影片。後轉而寫作和繪畫,成為了一位作家,直到去世。

甚至當時《紅樓夢》的大部分人物的眉形,都不是當時流行的眉形,反而是20年代流行的眉形。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70年代末,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中,林青霞(飾演賈寶玉),張艾嘉(飾演林黛玉),兩人的妝容

比如王熙鳳,王熙鳳出場的時候,畫的是挑眉,在賈府沒有衰落之前,王熙鳳的眉毛也一直是高挑的。

像這樣: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在美國好萊塢,挑眉有個代表人物: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她也被好萊塢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五名。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兩者的相似之處不必多說。包括王熙鳳的丫頭平兒,甚至是出場沒多久就離世的秦可卿,都是這種眉形,但是弧度稍微比王熙鳳平和些。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平兒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秦可卿

這種眉毛多依賴於畫,甚至要把本身的眉毛剔除乾淨,在當時絕對是匪夷所思之舉。

王熙鳳在整個劇情裡,比其他人物的造型更加多變,前前後後看下來至少有七十多套完全不同的衣服,每集裡面至少換兩套以上,搭配著妝面也在改變。

而越到後面,王熙鳳的眉毛造型越平緩,到入獄已經完全沒了弧度,可以說,王熙鳳的眉毛弧度代表了整個紅樓夢的走向。

王熙鳳的妝容變化,可以看到整個寧榮府的興衰。

它從妝容,再到劇情中由盛轉衰的盛景,實在是太容易和《了不起的蓋茨比》聯繫在一起了。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王熙鳳的妝容由盛轉衰的一個大的轉折點,就是王夫人查抄大觀園後,她長期以來就有落紅之症,下面淋血不止,只能勉強起身行走,每日仍然要看醫生吃藥,並經常服用人參調經養榮丸。

這個時候也意味著紅樓夢的故事開始走向尾聲。

與此同時,搭配王熙鳳的是吃土妝。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看整個妝容特別是採用低飽和色,整體色調為土橘色系,眼影、唇妝追求一種啞光霧面感,看著特別性冷淡,但是又有種深邃感。

一直走性冷淡吃土妝路線的應該是妙玉了——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還有就是《紅樓夢》最後一集,寶釵被賣身然後贖回的妝容——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這個妝容應該是時下最火的歐美妝容,然後在中國的時尚博主圈也是掀起了一陣龍捲風。雖然看起來性冷淡,嘴唇土色完全沒有亮澤度,但是不妨礙美妝廣告打漫天,和熱衷於潮流的妹子各種模仿。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從妙玉和寶釵的眉毛來看,化妝師確實是很用心的。

而寶釵還在大觀園的時候,畫的是桃花妝,也稱為“宿醉妝”,一種從日本火到國內的少女妝容。

特點就是把腮紅畫高,在眼下和笑肌之間兩隻手指的寬度,由這個高度往下描繪橢圓形或倒三角形,腮紅的範圍則不要低於鼻翼,就能畫出時髦又修飾臉型的偏高腮紅。也可以刷長形腮紅,位置偏高向耳根蔓延。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而把這個妝容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其實是史湘雲,她最後一次出場,是當船妓的時候,即使是在夜裡,河上黑燈瞎火,也還是明晃晃看到了她的宿醉妝,大概也是蠻諷刺的吧。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這些,都只是很小一部分,我對劇中冬天出現的斗篷記憶深刻,那是愛斯基摩式的,簡單大方,好萊塢明星仿製者頗多。

還有劇中的髮帶,賈母最鍾愛髮帶,她寵愛丫鬟鴛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鴛鴦的手藝讓她找不出毛病來。

而髮帶這種東西,在現在已經看不到什麼蹤影了,哪怕是在考究的古裝片裡,也很難尋到蹤跡。

再比如服裝上的花樣,林黛玉衣服上多是蘭花,而薛寶釵身上多是牡丹,其實這些仿古的元素,也被翻譯成了許多國際大牌的設計語言。

在時尚和審美上,有很多很多被時代拋棄的東西,但是等到另一個時代,某些被拋棄的東西,重新被髮掘,又變成了這個時代的時尚和審美。

物質跑得太快了,靈魂還沒跟上,然後不斷把靈魂抽空,來趕上物質,等到趕上物質,又覺得靈魂空虛了,再把之前拋棄的一點點撿回來。

我想,這大概就是《紅樓夢》還能被解讀成一種時尚的唯一原因。

我研究了红楼梦里的时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