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低冚村要建革命主題公園

龍門低冚村要建革命主題公園

低冚革命歷史紀念公園效果圖。

龍門低冚村要建革命主題公園

龍門縣相關部門和低冚村委會正計劃修復李紹宗故居,圖為李紹宗故居效果圖。

龍門低冚村要建革命主題公園

低冚村清代古民居。

龍門低冚村要建革命主題公園

低冚橋橫跨低冚河。

龍門低冚村要建革命主題公園

重建後低冚村聚和堂建築內部,依然保留有寬闊的格局。

龍門縣永漢鎮牛牯樟山腳下有一個特別的村莊——— 低冚 (kǎn,方言,意為蓋)村,它既是省定貧困村,亦是一個革命老區,村中的十八姓村民均為清初山民。在革命戰爭年代,這裡有豐富的紅色故事,是龍門的革命中心之一。目前,低冚村正全力打造“紅色村”黨建示範點。

據介紹,去年底,廣東正式啟動“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在全省範圍內打造一批紅色資源豐富、時代特色鮮明、社會影響廣泛的基層黨建示範點和精準扶貧示範村。

曾爆發著名低冚伏擊戰

低冚村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革命根據地,紅色資源非常豐富。史料記載,1939年冬,龍門最早的共產黨人武裝鬥爭組織者王達宏就在低冚活動,組織村民參加永漢人民抗日自衛隊,為增龍博地區黨組織發展和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提供了保障。

據龍門縣檔案局、低冚村委會2011年編撰的龍門縣首本村史《低冚村史》一書以及龍門黨史研究室提供的資料顯示,低冚是一片紅色土地,留下了很多紅色傳奇:在1938年冬,這裡成立了以王達宏為首的 “永漢大眾救國會”宣傳抗日救國;次年冬,在低冚村大圍村民小組成立了龍門縣中共領導的金龍大隊,並開展了第一次武裝革命;在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曾經爆發了一場遠近聞名的低冚伏擊戰;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龍門縣第一任縣長李紹宗;龍門縣第一位革命烈士鍾水容也來自低冚村……

低冚村除有紅色人物,也有抗戰時期留下的紅色遺址。據瞭解,低冚村目前有資料可查的紅色遺址有5個,分別是低冚村大圍祠堂、低冚伏擊戰遺址、婦女夜校遺址、聚和堂宗祠和前陣哨崗,5個遺址前後分佈,串聯起來為總路程1.2公里的紅色路線。

計劃建低冚伏擊戰公園

為充分保護利用好低冚村的紅色資源,推動整體修復和串聯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打造好“紅色村”黨建示範點,低冚村將搶救好、修復好這些紅色遺址,規劃對遺址進行保護性設計和修復,打造一條紅色路線。

低冚村黨支部書記王振雄表示,低冚村委會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黨建示範村建設同步推進,既推進紅色遺址的修復,也架建低冚村鐵索道,擴寬村道、打造“一河兩岸”、鋪設汙水處理管道、進行村容村貌整治和美化綠化,全面完善低冚村基礎設施建設。

由於年久失修,低冚村紅色遺址只剩斷壁殘垣和破瓷碎瓦,需要有規劃地做好修復,還原歷史原貌。目前,龍門縣相關部門和低冚村委會正計劃修復李紹宗故居,在保留原有建築的情況下,對建築進行修復,並通過歷史圖片、展板、文字描述、遺物展出、浮雕還原場景等方式,充分展示永漢和低冚村紅色革命故事,同時建設“政治生活廳”,將其打造成惠州市委黨校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

另外,低冚村還計劃建設低冚革命歷史紀念公園,並打造低冚伏擊戰公園,在遺址上設計建設主題公園,豎立紀念碑和英雄作戰雕塑,重建伏擊戰時戰壕,還原激烈鬥爭場景;塑造聚和堂十八姓兄弟群雕,褒揚人民群眾的鬥爭精神;逐步打造紅色黨建文化長廊,將永漢鎮革命歷史以及低冚村紅色故事、黨建文化、新農村建設成果等通過文化長廊展示出來,構築紅色風景線。

在未來兩三年,一個嶄新的紅色低冚將出現在世人面前。

相關鏈接

低冚伏擊戰以少勝多

據龍門縣的老黨員王達尊回憶說,1946年底,在香港治病的王達宏(王達尊的哥哥,後任“東三支”副司令員)回到永漢,組織恢復武裝鬥爭。武裝鬥爭初期,夜晚基本上在行軍轉移中度過(避免敵人的跟蹤追襲),白天一般都要備戰訓練。在艱苦的環境下,王達宏等排除萬難發展隊伍,同時,也打了不少硬仗。其中有一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永漢低冚伏擊戰。

據王達尊描述,王達宏在永漢破倉分糧後,震動了增、龍、從、博地區。國民黨糾集1000多人,由增城縣長彭濟義、龍門縣長張超然帶領,前往永漢進行“掃蕩”。“掃蕩”過程中,敵人傾巢而出,永漢墟內兵力空虛,國民黨生怕我軍突然襲擊,下令抽調龍門縣警中隊及地方自衛隊回圩防守。不料,送信的傳令兵被我方捕獲,獲悉兩個中隊第二天由樟洞坑回永漢。

“我方選擇永漢低冚的袋形地帶作為伏擊地點。”王達尊回憶說,1947年3月16日晚,部隊50多人進入伏擊陣地,當敵方100多人進入伏擊圈時地雷爆炸,手榴彈、步槍、機槍齊發,雙方激戰近3小時,斃傷敵人20多人,俘虜30多人,繳獲機槍一挺、長短槍40多支。

據悉,這次戰鬥我們犧牲了3名同志,其中一個叫廖李科,新婚後3天就歸隊,年紀輕輕就光榮地獻出了生命。

“在這次戰鬥中,我軍以少勝多,殲滅3倍於我的敵人,使敵人大為恐慌。敵人的‘千人大圍剿’宣佈破產。”王達尊說。據《惠州日報》

史海鉤沉

低冚“十八桃園”建聚和堂

龍門縣南崑山山脈牛牯嶂東麓,永漢鎮低冚村,兩側皆山,曲水東流,溪河秀麗,夏日河水咆哮,奔騰傾瀉,冬天寒澈,水清石現。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十八姓結義兄弟,300多年前曾上演過傳奇故事。

三國有桃園三結義,北宋有梁山水泊百單八將設聚義廳,明亡清興之際,龍門低冚則有十八姓結義兄弟建“聚和堂”,即是“十八桃園”,也是微縮版的“水滸傳”。歷史上,低冚曾一度被清廷更名為“歸化”,它的故事就是圍繞“歸化”前後而展開的。

從起義到被“歸化”

位於牛牯嶂東麓的低冚村,在深林翠竹處。溯低冚河而上,沿著水口至牛牯嶂增(城)龍(門)從(化)交界處,綿亙數十里的深山密林,與雁洋坡、釜坑連成一片,是兵家活動、隱秘、集訓的佳地。

低冚一名自古有之,最早見諸清咸豐《龍門縣誌》,但在康熙末年,低冚還有“歸化”一名。結合龍門縣首本村史、2011年出版的《低冚村史》以及村民的講述,低冚的傳奇故事是這樣的:相傳明末李自成舉兵滅明,復抗清廷。李自成敗後,部將流徙他方,播下了反抗清廷的種子。清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會合中原“反清復明”義軍開展反清戰爭,義軍兵敗後餘部流落南方,其中一部幾經波折在廣東省龍門、增城、從化三縣交界的深山峻嶺紮根。這部人馬,依託牛牯嶂的叢山密林,與清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覆較量。清政府一直未能剿滅這支人馬,最後與之議和招安。其中一支21人隊伍於清康熙六十年(1721)接受招撫,落籍低冚。21人隊伍有十八個姓,結義為兄弟,和睦相處。

關於低冚義軍的反清復明史,清代龍門縣誌等資料並沒有詳細記載,清咸豐元年(1851)《龍門縣誌·卷十二·官績》龍門知縣蕭大成的傳記中有隻言片語,“永清(永漢舊稱)低冚山寇負隅,大成諭以禍福即就撫,分命墾地耕種,荒萊盡闢,悉為良民。大成喜,更名其地曰‘歸化’”。蕭大成任龍門知縣的時間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至康熙六十年(1721),因此低冚更名“歸化”的時間最遲是在清康熙六十年(1721)。

低冚村保存的一塊斷裂的石碑,也佐證了上述歷史。該斷裂的石碑中間依稀還能看出兩個大字“歸化”,小字斷斷續續寫著“廣州府龍門縣正堂加一級記錄十次為懇恩賞示立石以杜後患……提標遊府張城守守府趙合兵搜捕除……署理從化招諭劉十三就撫俱經申明……督提撫鎮各憲免罪安插在案今據前情合準就田起圍居住……准此給名歸化裡永遠勒石遵守……康熙六十年二月初八給授撫子民劉子風黃孔生……”等字樣。

結合這些信息可知,蕭大成招撫成功後,為防低冚寇氛再起,在低冚立碑為據,以杜後患。

十八姓結義兄弟約定互不通婚

自此,這股抗清復明的義軍放下武器,正式編入裡甲戶籍,從“化外之民”變為“王民”。《低冚村史》介紹,這十八姓結義兄弟,如今都有名字可據,其成員中有:茹扶興(軍師)、鍾捷元(軍師)、劉開文、熊勝貴、鄧子風、鍾丈青、賴以章、丘孔生、賴元昌、鄒輝才、關贊朝、李逢春、廖日勝、廖洪元、彭士海、劉仕勝、唐萬友、朱鳳昌、張文勝、陳伯文、黃昌吉等。

接受清廷招安後,他們在低冚建村舍、奉祠堂、設公嘗、立族規。經清政府劃定,從牛牯嶂東麓起沿低冚河水直至楓合潭,低冚的山林南、北兩邊山頂天水為界,共計四萬餘畝,其中田地一千多畝,全部歸入聚和堂,作十八姓結義兄弟共同產業。

依靠豐厚產業發家起來的十八姓結義兄弟,在低冚建起了頗具規模的十八姓祠堂,堂號“聚和堂”。祠堂左側為“公王廳”,是聚和堂議事場所;右側為“六位廳”,供奉著斡旋議和招撫事宜的六位清政府官員,中間三層大都用於居住。聚和堂還設有四角炮樓,有節日慶典放炮的炮臺,有蕭牆,相當講究。後人專門寫了一首詩歌詠聚和堂:“西倚牛牯嶂,東眺筆架山,右金鉤挽水,祠史耀人間。”

聚和堂的族規很有特色:十八姓子孫互不通婚,保持多姓一族的傳統。每年正月十二至十五日為元宵燈節,十八姓子孫凡是男丁不分地位高低都到祠堂飲宴慶賀。生下男丁的家長,是當年籌辦“燈慶”的當然理事,稱為“燈頭”,與聚和堂理事共同負責籌辦燈慶、擺宴一應事務。飲罷宴席,男丁們聚集在祠堂“搶花燈”,誰搶到花燈上的鳳凰就有添男丁的喜兆。場面熱鬧,爭奪激烈,過後即恢復平和氣氛。

每年九月重陽祭祖分豬肉,凡是十八姓子孫男丁每人一份,五十歲以上老人加一份,“公名老大”加一份,高小畢業加一份,中學畢業加二份。茹公軍師、鍾公軍師之墓,均由聚和堂子孫共同拜祭。

聚和堂還一直倡導封山育林,每個山頭的林木十年砍伐一次,輪流砍伐。凡經聚和堂議定封山的山林,不準亂砍偷砍。違規砍伐“封山”林木,或失火燒燬山林,罰當事人殺豬讓眾人吃喝一頓,但不能宰殺耕牛。

有趣的是,聚和堂早在清時就實行了村民民主選舉,凡是聚和堂理事都由族人選舉產生。理事當選後負責公嘗的收支賬目,但要殺雞宣誓:不貪汙營私,若貪佔公嘗錢財則斷子絕孫。

現在的聚和堂是重建的

低冚聚和堂曾盛極一時,財帛豐厚,糧粟盈倉。據低冚十八姓結義兄弟之一李逢春的後裔編寫的《李氏家譜》記載:“前人流傳贊頌(聚和堂)詩聯歌句,謹此舉例:當年二八為蒼生,北戰南征到處迎;有志竟成天不負,如今鳳闕尚留名;聚一堂序昭序穆,和萬代俾熾俾昌;聚積盈倉藏富厚,和同世族樂豐年。”

聚和堂既是低冚十八姓族人議事集會場所,也是公共祠堂,安放了十八姓祖宗牌位,供春節、重陽時子孫祭祀。據年老的低冚村民回憶,聚和堂的建築相當壯觀,但是,炮樓、炮臺、蕭牆等都在抗日戰爭前後被拆毀,只留下了祠堂。實際上,延續了兩百多年的聚和堂,在抗戰時期,經濟上也徹底破產。

低冚十八姓結義兄弟及其子孫,有清一代,確實與清廷相安無事,唯一的插曲是李氏第六代李辛風在咸豐年間跟隨太平天國起義軍去攻打龍門縣城,後遭到清廷通緝,後得族人庇護,在家耕田種地,終老安生。

不過,到了抗戰歲月以及後來的解放戰爭時期,低冚的義氣與衝勁再次勃發。低冚湧現出王宏達、李紹宗等眾多革命兒女,並創下龍門革命鬥爭多個第一,1940年成立的龍門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抗日戰爭期間龍門縣第一個犧牲的革命烈士鍾水容,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任龍門縣長李紹宗等,以及鼎鼎大名的低冚伏擊戰遺址、抗戰婦女夜校等。

在20世紀70年代,聚和堂這一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建築,也被拆毀了,據說在1979年時低冚開發鉭鈮礦,被誤以為地下有礦藏的祠堂被先拆後挖,連牆腳牆基都被挖光。隨後,族人在聚和堂原址旁建造了合和堂,供後人居住,建築風格變為農村泥磚屋形態。但寬闊的格局仍讓參觀者歎為觀止,祠堂裡的超大廣場足以容納幾百人開會議事。祠堂唯一保留原貌的古物,是豎立在祠堂前的功名碑,這份榮譽屬於考取貢生功名的李氏第七代孫李濟川。最近幾年,合和堂改名為聚和堂。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低冚昔日十八姓延續下來的只剩劉、關、張、丘、鄧、唐、賴、鍾、李九姓。

人口結構在變更,但低冚聚和堂供奉祖先的龕壁上,依舊寫著十八個人名字的紅紙。十八姓結義兄弟中,有兩名軍師,他們的墓地保存完整。每年重陽,十八姓後代都會前往拜祭。十八姓結義兄弟的歷史,仍然激勵著村民團結和睦、建設家園。

“低冚好,花木四時春。‘十八桃園’流芳久,風雲歲月浪淘中。時勢造英雄。”《李氏家譜》序文開頭詩詞,正是低冚古今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