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物質世界和信仰世界,並沒有辦法去評判誰更好,只是我們個體的主觀臆斷。那麼,就站在個人角度,問一個問題:你去動物園看老虎獅子,希望看到它們具有獸性的原始屬性?還是希望看到被家養化的屬性?在引申一步,對於你的親人,甚至你自己本身,是希望他們保持著人類原始的屬性?還是希望他們能享受到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變得越來越好?我想答案不用我多說,你也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最近一週被安利最多的就是《岡仁波齊》,於是週末趁著和發小的聚會,就順帶一起去電影院看了一下。紀錄片的風格,白描的方式記錄了一幫去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因為劇情的重複,在影片中段,我還打了一會盹。等醒來的時候,聽到兩個發小小聲的討論著影片的場景,和去西藏的經歷,我完全插不上話。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影片結束後,大家討論劇情,發小說是因為我沒有去過西藏,所以沒有感同身受,才會覺得無聊。說實話,無聊談不上,也能感到影片想要傳達,所謂信仰的力量。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回家看了很多關於《岡仁波齊》爭論,爭論劃分的交界線就是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以上的人,都一致的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信仰的力量的無窮的。但是其他人則是認為能更好的生活才更重要,更應該去積極努力的改變現在的生活,而不是隻寄託於信仰。不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朋友發來很多文章,說新媒體平臺一片叫好聲。對於從事新媒體行業多年的我來說,這個套路實在太熟悉了。新媒體平臺的文章從來都是跪舔中產階級的。我們可以看到介紹京城有哪些網紅餐廳;介紹哪裡的brunch好吃。卻看不到一篇教你怎麼做煎餅果子的文章,道理就是如此。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當中產階級,把《岡仁波齊》奉為淨化心靈的雞湯時,對於生活在大都市裡,朝九晚五的擠著地鐵,還著房貸,不敢有一絲怠慢的人來說,這只是一碗毒雞湯。毒雞湯之所以有毒,是熬製雞湯的人,並沒有告訴你這碗雞湯昂貴的成本。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當牛油果、全麥麵包、手衝咖啡、brunch、芝士、馬拉松、朝拜、淨心等,成為中產階級心頭好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關心早上路邊攤的雞蛋灌餅幾塊錢一個。很多人都羨慕中產階級生活,即使經濟上達不到,精神上也想靠攏過去,也排隊去吃米其林大廚推薦的brunch。可能不一定覺得好吃,但是照片一定要拍的美, 各種修圖也不能少,還要假裝不經意間的發在朋友圈裡。這次裝13的費用300-500塊不等。而去看一部中產階級推崇的電影成本更低,30-50塊就能在朋友圈裡高談闊論一番,關於信仰是如何偉大。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岡仁波齊》想要表達什麼,一目瞭然,不用多說。岡仁波齊,正式說法應該叫岡仁波切,岡,藏語山的意思,仁波切,智者,岡仁波切就是山裡面的智者。智者,應該是聰明的,不應該是愚昧的。所以中產階級是焦慮的,一方面不屑於這些人的行為,一方面又疲於奔命為了更好的和“偽中產”們拉開差距。所以他們的內心大抵比藏民更空虛更寂寞,才能在影片中感受到某種強烈的契合感。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世界觀不是人人都有的,你都沒觀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這句話,我是肯定的。所以當你忙於生活工作的壓力,只能週末在玉淵潭公園裡和大姐們、和熊孩子們搶奪一個好的拍攝櫻花位置的時候,中產階級們已經坐上了去日本的飛機。中產階級們,又在他們喜歡的東西上,加上了地區限定。日本櫻花、美式brunch、法國紅酒、比利時啤酒。中產階級看著遮天蔽日的櫻花,踩在京都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感嘆著:這才是原汁原味的櫻花!那一刻內心是無比滿足的。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中產階級們去西藏轉山朝拜,稱之為信仰。熟不知這個信仰的物質代價有多大。我們來簡單羅列一下,以一週的時間為單位,一套好的戶外裝備的費用,來回拉薩的機票錢,從拉薩開始租車的費用,氧氣瓶的費用,嚮導費用,租馬的費用,請背夫的費用,還不算各類門票的費用和吃喝住的費用,粗粗一算,人均2萬+。中產階級們總是恥於提錢,更愛談信仰。但是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用還房貸的錢、給孩子上興趣班的錢去西藏轉山,絕對是一件發瘋的事。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信仰並不是一劑現實世界的救世良藥,影片中他們一路上所承受的、所獲得的,會發現信仰在現實中帶來的也無非只有心安。我們很難隨意丈量苦難與心安,究竟哪個在現實中,對這些還在堅守卻依然不幸的底層藏民更重要。但看得到的是,幸福不會到來。信仰不應該是落後的藉口,而無知也許能帶來心靈的安寧,但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只有基於“物質滿足”的信仰,才會真的給人的內心帶來安寧。如果一個人的生理,安全需要,溫飽等都還是很大的問題,卻突然告訴你,他要去追求自我的實現和內心的平靜,不要太感動,他可能是絕望的瘋了。

岡仁波齊:豆瓣超高評分,無數人安利的電影你看了嗎?

其實人類從來都不缺信仰,特別是對於身處大工業時代的我們,因為開拓進取的精神對於這個時代才是最重要的,堅信自己能創造未來也是一種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