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花唄和信用卡,透支了多少年輕人的青春

第一次聽說花唄的時候,我打開自己的支付寶,卻發現我並沒有。支付寶上提示的很明確,花唄只對部分用戶開放,而我,被排除在部分用戶之外。

那時候對花唄並沒有多少了解,只是看到別人有花唄就覺得好牛逼,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那部分用戶之一,成功開通花唄。

很久之後,我的花唄開通了,額度是五百。那時候欣喜若狂,終於可以和別人一樣用上花唄,然而隨著額度的提升,一切也慢慢發生了改變。

螞蟻花唄和信用卡,透支了多少年輕人的青春

(圖源於網絡)

花唄的出現的確為很多年輕人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刺激了消費。在我的身邊,有很多人每個月都活在還花唄的恐懼之中。

有一次在群裡聊天,不知道為什麼聊起了花唄和信用卡,有的小夥伴表示,每個月光還款就要還五千塊錢,只能還的起最低額度,就這樣不斷循環著。究其原因,不過是消費慾望超出了消費能力。

隨著各種雞湯文的大肆宣揚,作為一個女孩,如果你的男朋友給你買不起大牌的包包和口紅,那他一定就是不愛你。而你如果不買很貴的衣服和化妝品,你就是不愛自己,你不愛自己的話就不會有人愛你。

在這些言論的鼓動之下,很多年輕人在面對奢侈品的時候也是買買買,根本不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反正有花唄和信用卡,沒有餘額的約束,花錢更加隨意。

螞蟻花唄和信用卡,透支了多少年輕人的青春

(圖源於網絡)

為了刺激大家的消費慾望,商家們隔三差五就會搞一個購物節,預售、滿減、折扣、清倉,這些看似美好的價格,一點一點的掏空了大家的錢包。

近幾年,校園貸也成為了熱詞,新聞中常常報道因為還不起貸款而自殺的事情。這些借貸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出現,一旦開始借錢,利息就會像滾雪球一樣不斷膨脹,最終導致還不起。

這些借貸平臺的手續非常簡單,使得廣大學生群體紛紛淪陷。儘管國家對此已經進行了打擊,但是不少平臺仍然活躍。

雖然說提前消費為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但無節制的瘋狂消費卻也給無數年輕人造成了困擾。我們努力工作,不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是還債。

有的時候稍不注意,錯過了最後還款期限,還會因此給個人信用帶來負面影響。

螞蟻花唄和信用卡,透支了多少年輕人的青春

(圖源於網絡)

我們的青春,本該在努力奮鬥的快樂中度過,卻被花唄和信用卡耽誤了一年又一年。適當的消費本沒有錯,但花唄和信用卡還是少用為妙。

我一直覺得,我們透支的不止是錢,還有無限美好的青春。物質的滿足並不能讓你的人生變得充足,而幸福,也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