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你知道國畫四君子指的是什麼嗎?當然就是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了。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為高潔志士;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 ,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它們以清雅淡泊的氣質、堅貞高潔的品質伴隨著中國花鳥畫的發展,至今屹立不衰。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秘書長、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胡楊梅花國畫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深受文人墨客喜愛,藉以言志。據畫史記載,梅花入畫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創作的墨梅,此後,畫家揚補之在此基礎上創造出雙勾畫梅法。元明以來,畫梅者舉不勝舉,他們大體繼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兩種畫風。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秘書長、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胡楊梅花國畫

“畫梅須有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要想畫好梅花可不是那麼容易的,畫梅人需有“梅氣骨”才能畫出梅花的純潔高雅。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秘書長、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胡楊酷愛梅,他畫的梅花相當傳神,墨點花,花染墨,疏影橫斜、錚錚傲骨、滿卷清氣,朋友們都稱讚他畫的梅花透著滿滿的精氣神,“簡直把梅花畫活了。”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圖為著名畫家魏萬清國畫蘭花

“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空谷幽蘭不競繁華美,其幽芳高潔的情操讓人敬佩不已。君子蘭象徵著堅強剛毅、威武不屈的高貴品格;它豐滿的花容、豔麗的色彩,象徵著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和幸福美滿。蘭花入畫比梅花晚,大概始於唐代。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便多了起來,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邦淪覆之後不隨世浮沉的氣節。宋朝畫蘭花最為著名的是鄭所南,他畫的蘭花,從不畫根,就像飄浮在空中的一樣。另外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蘭花也很著名。他好畫“亂如蓬”的山中野蘭。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圖為著名畫家洪穀子國畫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的竹入畫大略和蘭花相當,也始於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是竹的粉絲呢。據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說起竹畫,鄭板橋的名氣那是如雷貫耳,其胸有成竹之作人爭寶之。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秘書長、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胡楊菊花國畫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東籬菊傲霜枝頭,“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其高潔的品質讓人讚賞無限,“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比起梅蘭竹來說,菊花入畫則稍晚,大略始於五代,根據畫史來看,五代徐熙、黃筌都畫過菊,宋人畫菊者極少。元代蘇明遠、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兩代畫菊的也不多。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秘書長、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胡楊菊花國畫

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秘書長、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胡楊創新地將菊花與山水、田園人家融為一體,滿滿的詩情畫意。“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一幅幅田園幽居圖,演繹著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悠然、超脫於凡塵之外的情懷。

品國畫四君子好一個雅字了得 梅蘭竹菊入畫美成詩主要看氣質

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秘書長、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胡楊國畫

孤山的梅、蘭溪的蘭、君山的竹、黃花崗的菊,怎麼愛你都不夠。以“四君子”入畫,滿卷清氣千古留,畫中不僅有詩和遠方,還有一種藏在骨子裡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