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高溫天氣伴著偶降暴雨,看看住在地坑院裡的人們變成啥樣


山西運城連續幾日的突然高溫天氣伴著偶降暴雨,我們走進了山西運城一帶的地坑院裡,看到了暴雨過後的地坑人家的這番生活景象。在一處的地坑院裡一位老人在忙著做午飯,黃土窯院的四周有剛剛用紅磚壘起來的防止暴雨倒流的防護措施。

這戶人家的地坑院的進口坑道明顯有進水的痕跡,大門處的一側挖有一個排水的旱井,流到大門前的雨水便會改道流入側面的深坑中。

這家地坑院裡的蔬菜鬱鬱蔥蔥,在雨水的滋潤下長的很是茂盛,兩位老人說,這一夏天的菜都夠他們吃了,甚至一直能吃到秋天都不用買菜的。

這位老人在地坑院裡燒開水用的是電磁爐,她說老伴出去串門去了,自己在家裡燒點開水,當小編問到雨天排水情況時,他說雨水都流在院中間的菜地裡了,看到我們有些不信,老人又解釋說,幾十年了這個菜地都能全滲完雨水,這個你不用擔心,因為底坑地面以上外邊的雨水不會流進來,就是院子中間不大的面積降下的雨水不是很多。

這戶地坑是原始的黃土牆面,一位老人在院子裡走過,下過雨後的地坑看不到有雨後的痕跡,應該是連續的高溫和黃土吸水性很強的緣故。


地坑土窯內一位老人和她的孫子邊吃飯邊看著電視裡的節目。由於天氣較熱,小傢伙脫得光溜溜的。

這家地坑院的土窯裡一位大媽在午休,她說前幾天雨很大,但是院子滲水性強,沒有造成啥影響,這不我午休還要躺在地面上,這樣更涼爽。晚上可是不能在地上住,晚上要住到炕上。

一戶地坑人家的兩位老人正在大樹下吃飯中,院裡的鐵絲上晾曬著被褥,這樣的農家生活很愜意。

一位大媽真在地坑院子的土窯裡做著午飯,綠豆麵湯消暑又解渴,是農家夏天必備的食物。

兩位80歲的老人下午時分,坐在自家的半地坑院子也就是靠崖院土窯前吃著西瓜,地坑的土窯面上還能看到雨水剛剛充刷過的痕跡,半地坑一般是臨溝而建,雨水會從院子裡排進大溝裡。

一位老人扶著木頭搭建的欄杆走出地坑院子,剛剛下過暴雨的地面很溼滑,這樣可以防止跌倒。

地坑院子的上邊一般都做防水處理,四周的邊沿會高出地面,這樣可以防止雨水下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