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清詩中最經典的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共 878 個字,6 張圖片,預計閱讀時長 3 分鐘

中國古代的時候講究以孝治天下,忠孝也成為當時的中國人立於社會的行為準則。在很多的詩歌當中,都寫到了關於孝道的內容,也都寫到了母子情。

這是清詩中最經典的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我們從《觸龍說趙太后》中知道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從孟郊的《遊子吟》瞭解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我們從《隋唐演義》中也知道了“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些名言警句,都在訴說著母親和兒女之間的天然聯繫,很值得今天的我們深思。

這是清詩中最經典的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當我們讀到清朝一首古詩句的時候,對於母子情更有了別樣的思考。這首古詩所描寫的場景是不同於我們印象當中的母子交流場面,而是表達出了一個家境貧寒的書生,為了生計,還不得不辭別白髮蒼蒼的老母外出謀生的情感。

其中最讓人痛心的詩句,就是題目中的那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以下是全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是清詩中最經典的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別老母》,作者是清代詩人黃景仁。這個詩人在清代的詩歌當中是有很高的歷史評價的,在很多評論者眼中,黃景仁的才華是不輸於李白,蘇軾的。

不過這樣有才華的詩人,一生貧困潦倒,只活了34歲。在他非常有限的生命當中,他渴望能夠出人頭地,也渴望能夠給老母親帶來更好的生活,可惜的是一直都沒有能夠如願。甚至在老母親年邁之時,自己還不能在身邊照顧,為了生計還只能奔波謀生,這首古詩就是描寫的作者和老母親分別之時的場景。

這是清詩中最經典的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因為自己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工作,所以把帷帳撩起,和母親告別了。看到白髮蒼蒼的老母親,作者的內心非常痛苦,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一直到無淚可流。

這是清詩中最經典的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兩句是作者的感慨。“慘慘柴門風雪夜”描寫出了當時非常惡劣的天氣情況,由此也能夠感覺出作者所面臨的人生境遇,在這樣糟糕的天氣當中,面對白髮蒼蒼的老母親,自己不能在身前侍奉,感到十分愧疚,以至於發出“此時有子不如無”的感慨。

這是清詩中最經典的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在這首古詩當中,作者深刻的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悔恨。母親把自己拉扯大,自己這麼大卻一事無成,老母親養我這個兒子有什麼用呢?!

寫出這首詩的時候,作者想必也是淚眼婆娑;而今日的我們讀到這首古詩的時候,內心當中也是感到震撼,感到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