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從飼企角度看豆粕

豆粕在飼料中的作用

1、易吸收利用:豆粕經益生菌發酵水解,產生大量具有獨特生理活性功能的活性肽,有效刺激腸道內有益菌的增殖,調節體內微生態菌群的結構,增加消化道對飼料的分解、合成、吸收和利用。

2、防病:發酵豆粕中大量的高效益生菌可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保持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的平衡、穩定,避免腸道疾病的發生。

3、提高飼料利用率:發酵豆粕富含多種微生物酶類,加強對營養物質的消化,提高動物對飼料蛋白質和能量的利用率。

4、促生長:發酵豆粕富含乳酸、維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具有特有的發酵香味,增加動物的採食量。乳酸還可調節幼畜腸道PH值,節省飼料中酸化劑的費用,參與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

“豆粕人”從飼企角度看豆粕

豆粕的不可替代性

豆粕中粗蛋白質含量達30~50%,是動物主要蛋白質飼料之一。實驗表明,不需額外加入動物性蛋白,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豬的營養,從而促進牲畜的營養吸收。事實上,豆粕已經成為其它蛋白源比較的基準品。只有當棉籽粕和花生粕的單位蛋白成本遠低於豆粕時才會被考慮到使用。

同時豆粕的適口性增加動物的採食量,在奶牛的飼養過程中,味道鮮美、易於消化的豆粕能夠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飼養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此外,豆粕還被用於製成寵物食品。

豆粕價格變化對飼料影響巨大

根據以上介紹,我們知道豆粕在飼料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即便是前段時間豆粕價格飆升,養殖業盈利一降再降,豆粕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但前期豆粕價格高位、行情走勢迷茫、養殖需求疲軟,導致飼料企業利潤縮水,部分調整飼料配方,對豆粕採購也僅限於維持安全庫存。

5月份之後豆粕價格逐步回落,截止目前已完全擠壓貿易戰溢價,中美貿易摩擦也已就框架問題達成協議,而國內油廠豆粕庫存高企,預期大豆到港量龐大,終端需求暫無明顯改善,在這種疲弱的狀態下,不少飼料企業仍然傾向於維持安全生產庫存,料短期內豆粕需求難以出現明顯好轉。同時據“豆粕人”瞭解:第十八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2018年6月9日至6月11日在山東青島舉行。據市場消息稱,為迎接峰會做準備,5月30日-6月11日期間,山東部分地區油脂企業可能將停產,大型貨車停運,主要涉及青島、濰坊、煙臺、威海、臨沂和日照等地區。山東地區現貨庫存壓力可能將稍微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