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先看第一個馬拉松冠軍張亮友。

1957年12月22日,中國大陸第一場馬拉松測試賽,在安徽肥東縣舉辦。30歲的淮南煤礦工人張亮友以

2小時52分34秒6奪魁。

這也是中國第一個馬拉松紀錄。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張亮友1957年4月參加安徽淮南蔡家崗馬拉松測試賽

雖然它比當時的世界最好成績2:17:39.4(1954年由英國名將Jim Peters創造於倫敦)慢半個多小時,但畢竟中國馬拉松運動才剛剛起步,而且張亮友是穿著家裡做的布鞋,在土路下跑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中國馬拉松運動的最早倡導者之一。

據報道,這位12歲就下井挖煤的礦工,從小熱愛運動,經常在工作之餘跑步。

1952年淮南市舉辦第一屆運動會,25歲的張亮友參加萬米比賽。結果別人都跑完了,他還剩3圈沒跑。他無視人們的嘲笑,咬牙堅持跑完,為此獲得市長頒發的鼓勵獎。

從此他天天苦練。為了能晨跑,他選擇上夜班,清晨下班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跑步,風雨無阻,跑完再回家洗澡睡覺。

到1953年5月份淮南市第二屆運動會舉辦時,張亮友已經躍居第二;1955年又在上海全民運動會上奪得萬米冠軍(33分鐘)。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賽後他在上海一家書店找到一本蘇聯出版的馬拉松書籍,花5分錢買下來,如獲至寶地帶回老家,讓徒弟讀給自己聽,並按書上說的開始了科學的馬拉松訓練。

當時他每天都要跑50公里,還順便做起“代購”生意:“那個時候蔬菜緊張,壽縣的豆芽好,而且賣得便宜。從淮南大通跑到壽縣,來回路程正好50多公里,我就每天跑步去幫鄰居買豆芽,每次可以帶五六斤回來。”

訓練兩年之後,張亮友三次給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寫信,建議將馬拉松立項。最後,國家體委直接派人到安徽來考察。

經過一番考察、測試,馬拉松終於在1959年被確立為全運會比賽項目。

張亮友天天跑步的習慣,一直堅持到耄耋之年。他和小自己5歲的妻子尚殿娥每天凌晨3點半起床,4點出門跑步20公里,並多次參加馬拉松比賽。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他們的最後一場比賽,是2014年鄭開馬拉松,當時兩人已經分別達到87歲和82歲高齡,最終用時7小時57分30秒攜手抵達終點,成為世界上跑完馬拉松的最高齡夫妻。

說完“中國馬拉松第一人”,再看馬拉松跑最快的三個中國人。他們是:

  1. 任龍雲 2007北馬,2:08:15(國家紀錄,田協官網數據2:08:16);
  2. 韓 剛 2007北馬,2:08:56;
  3. 胡剛軍 1997北馬,2:09:18。

關於任龍雲,筆者只在網上看到一種說法:目前他在大學當體育老師。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而後兩位均來自內蒙古,他們的成績正好相隔十年:

胡剛軍1997年在北馬暨第八屆全運會馬拉松,以2:09:18打破全國紀錄並奪冠;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韓剛2007年在北馬跑出中國曆年第二好成績2:08:56。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2017年,內蒙古奪得天津全運會女子團體冠軍之後,筆者專訪了隊員之一、著名女將何引麗。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她說這兩位高手自己都見過,只是沒接受過他們的指導——因為她有自己的教練。

據她所知,韓剛曾在內蒙古體工隊當教練,後來不知怎麼跑到四川當教練;胡剛軍剛退役時,也當過中長跑教練,現在是內蒙古體育局球類管理中心的一個領導。

與任龍雲、韓剛同時代的中國馬拉松高手還有一個:甘肅人李柱宏——2002年北馬、2007年廈馬冠軍(廈馬唯一的中國男子冠軍),PB 2:10:46。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當今體制外第三高手、同樣來自甘肅的邱旺東,去年在奪得西安馬拉松季軍後告訴筆者:

李柱宏2010年退役後當教練,現在在蘭州城市學院當老師:“估計大學老師比體工隊教練好一點吧”——因為後者壓力很大。

筆者無意中發現一個規律:中國馬拉松名將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逢七成名,十年一代”。他們創造最好成績,或者在國內成名的年份,尾數都是“7”。

在1957年的張亮友和1997年的胡剛軍和2007年的任龍雲、韓剛之間,1987年也有一位馬拉松高手橫空出世:來自雲南的1980年代中國第一長跑高手張國偉。

在1987年舉行的第六屆全運會,張國偉創下囊括5000、10000米和馬拉松長跑三金的奇蹟,而且是第一次跑馬拉松!(2小時12分17秒)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這位萬米破29分、5000米破14分、3000米8分大關的中國第一人(總共18次打破這三個項目全國紀錄),曾創下國內長跑十年不敗的傳奇,也是第一個在亞洲獲得5000、10000米冠軍的中國人。

1993年底因傷退役後,張國偉出任雲南省體工隊長跑及馬拉松主教練。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作為教練,他培養出不少馬拉松高手,包括PB比李柱宏更快的鄧海洋(2:10:43,2008廈馬季軍兼國內第一)。

去年天津全運會後,張國偉在接受筆者專訪提到鄧海洋時,仍然頗感惋惜:“他和陳明付(第十屆全運會萬米冠軍)是以前我們最好的兩個運動員,很遺憾運動壽命太短了。

“像鄧海洋,按說可以幹到現在,但是他吊兒郎當的,沒辦法,自己把自己廢了。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他管不住自己,貪玩,沒把心思用在訓練上。我們都管不住他,有時候出去一個星期都找不到人,手機也關了,(何況)他還是興奮劑監測的重點運動員之一。”

據他透露,鄧海洋退役後去了工商局。

不過,張國偉的努力最終還是得到回報:他的高足董國建2016年在重馬跑出近10年中國最好成績2:11:41,2017年又在天津為雲南收復久違30年的全運會馬拉松金牌。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而這位最新一代“中國馬拉松一哥”,不久也將步張國偉的後塵。

30歲的董國建目前身兼運動員和助理教練;俟2019年底張國偉年滿60歲退休,就會接棒擔任雲南隊主教練。

今年3月25日,他在奪得徐州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冠軍後向筆者透露,現在自己的訓練量仍和隊員一樣,每週也要跑200公里。

董國建前面一位全運會馬拉松男子冠軍,則是青海隊的尹順金。

當年那些中國馬拉松頂尖高手,現在都幹嘛去了?

據全運會女子亞軍、青海藏族姑娘曹茉婕告訴筆者,2013年在瀋陽全運會以2:18:03奪冠的尹順金,跑完同年莫斯科世錦賽後就退役;此後也是先當助理教練,後成為主教練。

其實當教練待遇未必很高——據透露,教練還要評職稱;萬一評不上高級職稱,收入還不如運動員多。

儘管如此,這或許已經是一箇中國馬拉松高手的最好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