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發現成片古柏林 樹齡最大或逾千年

近日,愛好旅遊者在石家莊井陘縣蒼巖山鎮汪裡村遊玩時,發現該村生長著一片罕見的參天古柏林,當地村民稱樹齡應該在上千年,也有稱有數百年。當地村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保護。

井陘發現成片古柏林 樹齡最大或逾千年

汪裡村是一座古村落,坐北朝南,四面環山,地質地貌主要為高山、深溝、丘陵,形成了山川秀美的自然景觀和旖旎風光。據井陘縣誌記載:相傳漢末已有劉氏在此居住。當時有一帝王路過此地宿夜,故名“王兒村”,後以此多缺水,鄉人盼泉多水旺,改名為汪裡。

近日,井陘當地幾名旅遊者到汪裡村遊玩,在該村老農李春暉的引導下,來到村東壽聖寺附近的古柏林坡,看到山崖縫隙生長出來的古柏,根部盤繞錯節,樹幹條紋滿身,樹梢蒼青翠綠,令人驚讚。

李春暉瞭解村裡歷史,他稱,據《壽聖寺碑》記載,村中間為一條河溝,原來東西兩岸都有廟宇和樹木,東岸是柏樹,西岸是橡樹,多年來因人們蓋房用料,許多樹木被砍伐,此處因有壽聖寺古廟,才把古柏林保護下來,這就是“深山藏古寺,古廟存古樹”。這些古柏,村裡歷代老人相傳就是這個樣子,成為該村的一大象徵。村西的廟宇早已不復存在,許多樹木也沒了,現僅剩下兩棵大橡樹。

幾名旅遊者介紹,這片古柏林的特點,一是年代久遠,有村民說時間最長的已有一千多年,有村民則稱應該不到千年但也在五六百年樣子,因無人考證,具體樹齡還是個謎。二是多,因有荊棘遮擋難以精準數清,他們粗略數了一下,有40餘棵,另外在村前、村東北還有兩棵獨立生長的大古柏。三是高,一般在崖石上的古柏,大都長不高大,而這裡的崖柏卻又高又粗,非常少見。他們用盒尺量了一下,最大的一棵腰圍2.7米,樹身高5米,到樹梢有20多米,大多柏樹腰圍為2米左右。四是奇,柏樹都長在白乾石和青石縫隙的懸崖峭壁上,土量不多,但大旱而不減其青,大水而不增其翠,炎夏之午,身臨其下,兩腋生風,不羽而化,清涼福地,景色幽雅,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幾名旅遊者還稱,該村村西和村北各長著一棵古橡樹,人們分析與古柏的樹齡相仿,腰圍都是4米左右,高20多米,長勢奇特,雖經多年雷擊、乾旱等災難,但仍然根深葉茂,茐綠參天,被村裡人稱為“神樹”。

李春暉也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能鑑定下這些古柏的“年齡”,並給與妥善保護,防止被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