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揚州萬龍豬頭肉

早就聽說萬龍的豬頭肉特別好吃,今天路過的時候特地下車去買了一點。回家後一吃果然名不虛傳。那豬頭肉看上去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回味無窮。

雅俗共賞的豬頭肉大多在街頭巷尾的燻燒攤上。揚州人稱豬頭肉為“燻燒肉”,因講究一個吃口酥爛,就乾脆叫“爛肉”。揚州燻燒攤上的豬頭肉都是現做現賣新鮮出鍋的,紅亮亮,香噴噴,黏滋滋,在刀下油汪汪顫巍巍,直勾吃客們的饞蟲和口水。在老揚州的心目中,總還記憶著當年燻燒攤的美食風情:一張鮮嫩碧綠的荷葉,包裹起油汪汪的豬頭肉,笑眯眯地遞到顧客手中,肉香夾著荷香,魅力四射。 據說過去揚州的三輪車伕最愛吃豬頭肉,這種經濟實惠的享受,很適合這些行色匆匆的賣苦力者。如果到了吃飯時間又趕上沒客,就在燻燒攤上買包便宜的豬頭肉,坐在車上偷空吃起來。他們風行一時的吃法是用燒餅夾豬頭肉,猶如陝西的“肉夾饃”,而且內行得將燒餅有芝麻的一面朝裡夾肉,這樣一粒芝麻和一點肉香都不會浪費掉。再咪上幾口“揚州白”老酒,咿咿呀呀哼幾句揚州小調“呱呱叫”、“贊呢”,“雅快”得不得了呢!

豬頭,揚州人因象形而戲稱它“鬼臉子”,農家過年前要殺豬賣肉,過去正兒八經肉是不大舍得自己吃的,單單留下這不值錢的“鬼臉子”和“豬八樣”自家過年。農家的風俗,除夕的團圓飯桌上,必不可少燒豬頭這道當家“頭菜”。豬頭上桌時,是要放爆竹歡慶的,這就進入了年夜飯的高潮。農民有一個很戲噱形象的說法,叫做“吃殺饞肉”。

揚州人把豬頭這樣下里巴人的材料,還做成了淮揚菜系中一道陽春白雪的名菜扒燒整豬頭。扒燒整豬頭與拆燒鰱魚頭、蟹粉獅子頭合稱揚州著名的“三頭宴”。正宗的扒燒豬頭,香味撲鼻,油潤不膩,酥爛入味,甜中帶鹹。燒豬頭是一道火功菜,把燒至七成爛的去骨豬頭,加入薑片、蔥結、冰糖、醬油、紹酒、香醋、清水及桂皮、八角、小茴香等,用旺火燒沸,改文火燜,直至湯稠肉爛,裝盤時仍成豬頭形狀,淋上原汁即成。


舌尖上的中國:揚州萬龍豬頭肉​ 如果你想吃正宗的萬福閘豬頭肉的話你就從揚州到萬福花園,就會看見一家萬龍小吃,你靠邊停車老闆會招呼你。當然去的話要早一點,如果遲了就會被食客買完了。我想你吃了後一定不會讓你失望還會再去買。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