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宇宙中的宜居星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開普勒望遠鏡是一種專門為尋找遙遠恆星的行星而設計的行星探測儀器。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宜居星球,目前為止可以學家利用它發現了數千個可能適合人類生存的世界,並向天文學家展示了行星在我們的星系中非常普遍。然而,這是否意味著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居住?

計算宇宙中的宜居星球

雖然數據分析仍在進行中,但開普勒項目的初步結果顯示,有4,706顆候選行星,其中一些是在所謂的“可居住帶”中繞著它們的主星運行的。在我們對此感到興奮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這些探測是行星候選者的跡象。大約有一千多顆已經被確認為行星。顯然,這些候選行星和其他候選行星都需要經過仔細研究,以瞭解他們是什麼,以及他們是否適合人類生存。

計算宇宙中的宜居星球

上述數字令人興奮,但其實開普勒望遠鏡並沒有觀測整個星系,而只是整個星系的四分之一。因此這個初始數據集可能只會發現行星的一小部分。隨著額外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候選行星的數量可以無數倍的增加。當然根據銀河系的其他部分,科學家估計銀河系可能包含500億顆行星,其中5億顆可能位於宜居帶。這僅僅是在我們自己的星系,宇宙中有數十億的星系。不幸的是,他們離我們太遠了,我們不太可能知道他們是否存在生命。

計算宇宙中的宜居星球

所以通常當我們使用“宜居帶”這個詞,指的是一顆恆星周圍的空間區域,在那裡行星將能夠維持液態水。意思是這樣的星球既不太熱也不太冷。但是,它也必須包含必要的基本元素和化合物的混合物,以提供必要的生命構建塊。

一些人估計這個“銀河系宜居帶”在不到10%的星系中。更重要的是,根據推測研究,這個地區顯然是淋星點點非常的難以研究;所以我們只剩下1%的星系的恆星。也許更少,更少。

計算宇宙中的宜居星球

那麼我們星系的生命有多大的可能性呢?當然,這讓我們回到了德雷克等式,一個在我們的銀河系中估計外星文明數量的有趣工具。這個方程所依據的第一個數字就是我們星系的恆星形成率。但它並不在意這些恆星形成的地方;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考慮到大多數新生的恆星都居住在可居住區域之外。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恆星的財富,以及潛在的行星,在考慮生命的可能性時顯得相當渺小。那麼,這對我們尋找生命意味著什麼呢?意義就在於重要的是要記住,無論生活中出現多麼困難,持有希望堅持下去總會有奇蹟出現的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