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頹勢“小長假”難救,下半年走勢仍不樂觀

五一勞動節已經過去,結果卻令人失望,豬價還是一如既往地以“跌”收場。據統計,5月3日全國各省生豬均價為10.09元/公斤,顯然“五一”小長假並未給豬價上漲帶來明顯動力,而隨著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對畜禽跨省運輸加以控制,東北等主產區的生豬外調或將受到影響,但下半年豬價走勢仍不容樂觀。


豬價頹勢“小長假”難救,下半年走勢仍不樂觀

回顧4月,除上旬豬價出現較明顯波動外,中旬以來,豬價整體呈現陰跌態勢,並在4月底跌破5元/斤關口。

回顧一下上半年國內生豬市場的現狀不難發現,養殖戶們的日子真心不好過:

1、需求疲軟,供應偏多是豬價持續回落的主要因素。由於近兩年豬肉上漲,很多養殖戶盲目擴張,部分人跟風進入市場,造成生豬供大於需,如今豬肉跌跌不休,去年過度擴張養殖的部分未出欄的生豬會造成踩踏性集中出欄,消化庫存尚需時日,隨著天氣變暖,人們對肉食消費減少,因此豬價反彈之勢遭遇掣肘。

豬價頹勢“小長假”難救,下半年走勢仍不樂觀

2、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了散戶退出。因為兩國貿易摩擦,我國提高對美進口大豆的關稅,影響到國內大豆的走勢,飼料廠家通過提高飼料價格應對大豆上漲壓力,下游的養殖戶成本進一步提高,加劇了虧損。

3、政策的影響愈發強烈。去年的環保政策開始延伸到養殖行情,很多地區已經開始禁止農戶散養,轉為集中大規模養殖,這從生豬的供應量上會有相應的減少,但生豬調運因為新政影響會有一定限制遠距離的運輸,部分地區對於適重膘豬收購有一定的難度,短期豬價難以實現大幅反彈。

在之前對豬價分析的文章中就提到過,供應過剩的狀態極有可能將貫穿2018年全年,4月份的走勢持續震盪偏弱調整,但萬幸沒有出現大幅下跌的現象。但下半年豬價想要扭轉虧損仍困難重重,具體理由如下:

1、人民的消費習慣轉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豬肉基本餐餐可見,加之人們對健康飲食觀念越來越重視,膳食結構也發生了改變,尤其在節假日牛羊肉和魚類隨之成為豬肉的替代品,對豬肉的消費相對減弱,因此過節對於豬價的提振作用很有限。

豬價頹勢“小長假”難救,下半年走勢仍不樂觀

2、生豬週期的失效

以前在中國養豬,一般是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其中賺的那年要將虧的那年補齊,但最近幾年生豬週期效應越來越不明顯,甚至失效了,自2013年起豬週期的長度分別為三年、四年、五年,第三輪豬週期是經歷了三年的虧損才把過剩的產能淘汰,預計本輪豬週期將長達6年,而對於豬價來說,2018年僅僅是個“開始”。

3、國家政策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