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加速“新經濟”湧現 期待更多突破惠及民生

十九大開局之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為2018年經濟發展提供了綱領性建議,也為未來中國產業發展點明瞭方向。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互聯網+農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處談及“互聯網+”,廣受關注。“互聯網+”代表的是新經濟的一種趨勢。在兩會風向標的指引下,“新經濟”將加速湧現。

新經濟再獲兩會關注

“新經濟就是數字經濟,一是直接拉動GDP,二是改變傳統產業,2017年對中國GDP的貢獻佔到32%。”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新經濟對中國社會影響巨大,如高鐵帶動扶貧等,都不能簡單用GDP來統計。2015年開始,“互聯網+”已經連續四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數字經濟”則在去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互聯網+、共享經濟、大數據等科技熱詞被屢屢提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當前,“互聯網+”已逐步、廣泛地應用於各行各業當中,特別是在零售業、物流業、工業品等領域應用較廣。但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互聯網+”在這些領域的進一步深度應用。

不僅業內人士密切關注政府工作報告的新政策、新亮點。全國兩會上,如何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多位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佳都集團董事長劉偉表示,數字經濟是新經濟的主要方面,在中國新的產業發展和培育、新舊動能的轉換過程中,我們都需要新技術、新方法,包括數字經濟的技術和方法,支撐實體經濟再上一個臺階。國家應在此方面積極佈局。在他看來未來大數據將在互聯網、智慧製造、智慧民生等方面充分顯現成效,影響中國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數字經濟是繼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經濟社會發展形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它將牢牢佔據全球經濟發展首要位置。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整體規模達22.5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佔GDP比重達30.3%,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業態正在快速發展。

新經濟更多突破惠及民生

近年來,從網絡消費到共享單車,從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到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經濟蔚然成風,“新經濟撬動了經濟發展”成經濟界的共識。悄然間,數字經濟已走進千家萬戶,其快速發展對於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祉作用巨大。世界經濟論壇對34個經合組織成員國的調查顯示,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個點,能夠促使經合組織幸福指數上升約1.3點。

而在全國人大代表、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看來,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有類似的地方,它是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自身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形成的這麼一個時代,數字經濟具有特別強的滲透性,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它的內涵非常豐富,外延可以說非常廣闊。

不難預見,數字經濟將滲透各行各業,衍生更多業態:教育、醫療等。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則表示教育領域因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線教育已經普及,AI(人工智能)教育也有很多入局者,藉助科技手段,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服務。寧夏回族自治區衛計委主任馬秀珍舉例說,2017年,寧夏推進“互聯網+醫療”嘗試,目前已初步建成遠程醫療網絡,已有4.2萬名患者接受過醫生在線服務。有業內人士指出,數字經濟還有不少等待發現的藍海,如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遠程會診、遠程手術輔助控制、身體情況的檢測和健康信息管理等。

新經濟深刻改變著我們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新經濟的前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認為,互聯網正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技術革命的影響力可能超過過去一切技術革命的總和。

多措並舉解決新經濟發展難題

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的新經濟崛起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可迴避的挑戰與問題。

首先是數據共享的難題亟待突破。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建議,讓政府數據開放“有法可依”,推動大數據向民生領域應用創新,希望進一步明確全國統一的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工作的主管部門,系統性、常態化地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工作,並出臺相關政策、運營機制,開放權責與流程,讓部門在使用數據中“有法可依”。同時加快關乎民生的關鍵行業數據共享開放、創新應用,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其次是數據安全和數據權問題凸顯。數字經濟深入發展,帶來了多領域、多環節、多主體、多層次數據的廣泛收集、海量集中,為個人隱私保護和國家數據安全帶來新挑戰。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建議,共建共享數字中國開放平臺,在共建社會數據開放共享平臺的過程中,逐步加大引入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推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融合,利用技術融合優勢,提高對風險因素的感知、預測、防範能力。

再次,新經濟頂層設計亟待具體落地。全國政協委員、佳都集團董事長劉偉就坦言:“現在國家在人工智能、互聯網、新技術應用領域都有很多政策出臺,整體戰略佈局非常正確。作為基層的科技型企業,我們還需要具體實施和落地的政策法規。

最後,發展以數據為核心要素的數字經濟,完善現代化新經濟體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指出,新經濟之所以蓬勃發展。核心是讓市場起作用。良好的激勵機制將激發出巨大的生產力和創造力。構建完善的鼓勵創新的資本市場是發展新經濟,激活新動能的重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