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稿丨精彩2017:放眼全球引才 創新機制用才

新春特稿丨精彩2017:放眼全球引才 創新機制用才

2017年12月30日,央視知名新聞欄目“面對面”在年終特別節目“中國引力波”中播出對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系教授鄧巍巍訪談,講述他放棄美國大學終身教職回國到南科大工作的心路歷程。鄧巍巍的故事正是南科大眾多“海歸”教授的一個生動縮影。

人才是第一資源,優秀專家人才則是“核心”資源。南科大作為一所新創建的創新大學,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引進一流人才,充分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助力人才快速成長。2017年,學校在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方面的舉措和成果受到關注和肯定。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曾說:“建設一流大學,教師很重要,但教師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要從全球70億人中選才。” 引進高水平人才,建設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始終是南方科技大學建設工作的中心工作。自籌建以來,學校緊密圍繞建設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戰略目標,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各級人才計劃體系,緊密結合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堅持高端引領,大力推進人才引進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

人才引進再創佳績

新春特稿丨精彩2017:放眼全球引才 創新機制用才

2017年11月,南科大由於在院士、千人計劃專家、孔雀團隊等傑出人才引進方面成果突出,再獲深圳市“人才伯樂獎”,獎金金額全市第一,陳十一校長受聘為深圳市“人才大使”。

2017年12月,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擬入選人員名單公示結束。根據公示名單,南方科技大學共有13人入選,人數居全國高校第十一位。有數據統計,南科大正式建校六年來,入選青年千人項目的人才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十二位。在南科大的師資隊伍中,千人計劃專家、青年千人計劃專家比例超過40%。

截至2017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已簽約引進教師550人,其中教學科研系列教師300人,包括院士20人(全職院士10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8人(含外專項目入選者2人)、萬人計劃入選者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7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5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74人(含2017年公示1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廣東省領軍人才5人、廣東省特支計劃入選者18人、深圳市“孔雀計劃”287人、深圳市高層次人才47人、深圳市鵬城學者17人等。教學科研系列教師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經驗,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學工作或學習的經歷,初步建成了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中國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和不斷增長的國際影響力,南科大的快速發展,對國際一流人才形成了強大的吸附力。投身“中國夢”,投身中國教育改革和科技創新,成為眾多一流人才的共同選擇。校黨委書記郭雨蓉表示:“是在中國辦一所一流大學的夢想,把優秀的人才匯聚到這一使命旗幟之下。” 數學系主任夏志宏認為,南科大引才,靠的是理念、鄉情和光明前景。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擁抱“中國機遇”,人才選擇改革創新的南方科技大學,是選擇與南科大同成長、共創未來的理想和情懷。

人才沃土碩果搖枝

引進人才後,學校制定實施國際通行的人才培養、評價制度,如項目負責人制度(PI制)、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等,為人才營造一流乾事創業環境,讓其留得住、用得活、有成效,人才成長進入“快車道”。

2017年,南科大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項目共91項,項目平均資助率達到38.24%,高於全國平均數17.15個百分點。在2017年裡,南科大獲批各類科研項目經費達6億元,教研序列教授人均200萬元,充分體現了教授團隊的科研活力和快速成長成果。

隨著高端人才的迅速集聚,南科大2017年人才項目實現新突破。陳十一校長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湯濤副校長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是深圳本土產生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李鳳亮副書記入選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生物系郭紅衛教授和化學系李闖創副教授入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海洋系劉青松教授當選長江特聘教授、化學系劉心元副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青”項目資助和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稱號;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任富增助理教授入選廣東省珠江學者青年學者……

人才團隊在科研中勇攀高峰,各類科學獎項捷報頻傳。陳十一校長榮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清參與的“流域水環境重金屬汙染風險防控理論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何佳清教授榮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劉俊國教授榮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青年科學獎”。

2017年6月,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第六批創新創業團隊項目公佈,獲得資助的團隊的帶頭人大部分都是千人學者、長江學者甚至院士。在名單中,南科大兩位副教授分別作為兩個團隊帶頭人,各獲得了2000萬元的資助。優秀的青年人才,在南科大迅速成長。

人才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湧現出一批創新成果。2017年7月,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經過五年的研發,推出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成為深圳乃至全國創新創業的典範。

得益於人才的迅速成長,南科大學術影響力迅速提升。在“中國大學自然指數排行榜”中,2015年南科大全國排名第55位;2016年全國排名第44位;2017年全國排名第28名。

梅貽琦先生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人才,是大學的靈魂,他們攀登科學高峰,促進科學理論和技術的創新與進步,並投身於一流創新人才的培養。南科大以人才為本,以科學為源,選拔一流人才,與人才一同成長,共創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