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進入“技術為王”時代

光伏產業進入“技術為王”時代

光伏產業進入“技術為王”時代

在近日舉行的 “第三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上,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表示,光伏產業經過前些年的迅猛發展,目前產業發展的宏觀目標已有所調整,發展重點應從提高規模轉向提質增效和推進技術進步上來。

一季度多晶硅最低報價降至115元/千克

近幾年來,我國光伏產業一直在全速前行。2017年,光伏產業更是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國家能源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5306萬千瓦,超過了德國20年來的光伏裝機總量。其中,分佈式光伏新增規模1944萬千瓦,同比增長3.7倍。

在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推動下,國內光伏企業自去年起紛紛加大分佈式光伏項目的建設力度。這一趨勢延續到今年第一季度。國家能源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3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965萬千瓦,同比增長22%。其中,分佈式光伏768.5萬千瓦,同比增長217%。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多晶硅最低報價已降至115元/千克。多晶硅片已降至3.6~3.7元/片,單晶硅片已降至4.3~4.5元/片,組件價格在2.5~2.6元/瓦左右。

另外,需指出的是,一季度光伏產品價 格下降還受到一些市場因素的影響。例如,1~2月,在產多晶硅企業均滿產甚至超產運行,但組件環節產量大多來自海外訂單拉動,統計的4家龍頭組件企業國內訂單出貨量僅佔總出貨量的20%,大多數中小企業由於國內市場不旺產能利用率較低,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65%左右。

據相關機構預計,從整體上來看,上半年光伏產品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的區間,但下半年受市場需求放緩及新增產能釋放的影響,產品價格還將會進一步下降。四季度多晶硅產品價格將會降至110元/千克以下,組件價格將可能降至2~2.1元/瓦左右。

光伏企業盈利空間在逐漸縮小

光伏產業進入“技術為王”時代

受組件出貨量和價格下降的影響,2018年一季度,海潤光伏的營業收入大幅下滑。財報顯示,海潤光伏實現營業收入2.92億元,同比下降61.5%。

先進技術是薄利時代光伏企業取勝“法寶”

在組件和硅片利潤率逐漸下降的情況下,以隆基股份、協鑫集成和通威股份為代表的龍頭光伏企業,現正紛紛加大對高效光伏組件、電池業務的研發建設投入力度,寄希望於依託技術進步來降本增效,贏得市場競爭。

近日,隆基樂葉正式對外宣佈,經權威檢測機構T譈V南德(T譈V-S譈D)實驗室測試,其60型單晶PERC半片組件功率突破360瓦,刷新世界紀錄。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已經是隆基樂葉2018年第二次在PERC組件技術上打破世界紀錄;經中國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PVT)測試認證,其單晶PERC電池轉化效率最高已達到23.6%,再次成為新世界紀錄保持者。

一分耕耘,一份收穫。在去年,協鑫集成的光伏金剛線切割搭配黑硅多晶電池技術、PERC高效電池技術、疊瓦組件技術等行業領先性技術得到產業化應用。其中,黑硅結合PERC多晶高效技術,60板型組件批產化主力檔位功率超過285瓦,滿足光伏領跑者項目要求。

此外,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股份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太陽能級多晶硅技術研究和生產的企業之一,近兩年來投入的技術研發費用也很多。使得2017年多晶硅毛利率實現大幅增長。數據顯示,去年,通威股份子公司永祥股份多晶硅業務毛利率達到46.83%,同比提高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