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湖泊 為何牽動億萬人民的心?


在新疆,有這樣一個湖泊,論風景,它不如赫赫有名的賽里木湖、喀納斯湖;論探刺激,它不如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論漁業產量,它不如博斯騰湖。 然而,這個湖泊卻是整個新疆北部的生態屏障。 近些年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湖泊倍受人們關注,它的一舉一動無不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 這個湖泊就是艾比湖。

艾比湖,蒙語意為"向陽之湖",位於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北部、阿拉山口以南,西與北疆鐵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鄰,東為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護區,是準噶爾盆地的最低點,是新疆最大的鹹水湖。 艾比湖靠近邊境,是一個“國門湖”。 從艾比湖向北行35公里,即到阿拉山口,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

艾比湖湖面呈橢圓狀,長約35公里,寬約18公里,湖面面積約805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3米,湖面海拔189米,周邊的溼地總面積約2670平方公里,是天山北坡綠洲與荒漠共扼演進的中心,在調節氣候、維持區域生態平衡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專家考證,6000多年前,艾比湖的湖面面積為3000多平方公里,最深處有90米。 建國初期,艾比湖的年入湖水量達12億立方米,湖面面積有1200平方公里。 歷史上,曾經有47條河流和小溪注入艾比湖,上世紀70年代後變成7條河,後來只剩3條河。 奎屯河的水曾經佔到艾比湖流量的40%以上,現在基本上斷流了。 目前主要靠精河和博爾塔拉河兩條河。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加、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城市的擴張,導致用水量增加,使得入湖水量逐年減少,湖面逐步萎縮。 據衛星遙感監測顯示,2000年到2015年,艾比湖湖面面積呈縮減趨勢,尤其是從2003年開始縮減加劇,到2015年縮減至362平方公里,最深處不過2米多,僅為2003年的45%。

艾比湖的西北邊是 阿拉山口 ,再往北就是托里 ,這兩個地方都以風大而著名。 因此,艾比湖一帶成為 新疆年大風日數最多的地區,一年中將近一半時間都是大風日。 新亞歐大陸橋鐵路有140公里沿艾比湖通過,這一泓碧水本發揮著抵禦風沙、保護鐵路的巨大作用,就像一把保護傘維持著該地區乃至整個新疆北部的生態平衡。


然而,湖面萎縮導致艾比湖湖水礦化度升高,土壤鹽分增加,荒漠化程度加劇。 在阿拉山口大風的作用下,艾比湖成為中國西部四大沙塵暴策源地之一,直接威脅到新亞歐大陸橋的安全運行。 每當大風掠過艾比湖乾涸的湖底,就會捲起細小的鹽鹼顆粒和沙粒,形成漫天塵暴,天昏地暗。

風沙肆虐,導致農田被毀,道路被流沙覆蓋,電力系統中斷、火車通行受阻。 由於沙埋路面,已迫使312國道精河段三次改道。 由於浮塵天氣增加,浮塵中的顆粒鈉鹽含量高,造成當地肺部疾病、呼吸道疾病、眼病、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升高。 周邊群眾苦不堪言,每逢颳風便攜帶塑料袋出門,罩在頭上以防風沙,“風吹石頭跑 ”的情景隨處可見。 艾比湖曾被預言為第二個羅布泊。

據測算,每年被大風吹走的沙塵及鹽鹼顆粒達480萬噸。 艾比湖鹽鹼顆粒的直徑雖然只有0.02微米,但起塵量是一般沙漠的20多倍,而且腐蝕性很強。有人計算過,這些鹽塵粒可以飄浮5000公里,一直影響中國北方或者更遠的地方。


為加緊保護和恢復艾比湖生態環境,為了不讓艾比湖成為第二個“羅布泊”,2015年以來,博爾塔拉州對艾比湖流域用水加強統一管理,建設了大型水庫為艾比湖補水增水,還實施了節水灌溉、退沙還草、退耕還林等工程。 近年來降水偏多,入湖水量有所增加,自2016年起,艾比湖湖面開始恢復。 截至2017年7月底,艾比湖湖面面積恢復到805平方公里,是2015年的兩倍多。

在艾比湖,人們走出了一條防沙治沙的新路。 人們在艾比湖保護區指定的沙荒地,鋪設滴灌,挖種植坑,種植梭梭苗木,投放肉蓯蓉種子。梭梭林對保護區的防風固沙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肉蓯蓉會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真正意義上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 博爾塔拉州還將處於艾比湖保護區緩衝區及核心區交錯地帶的38戶牧民進行生態移民,安置在博樂市、阿拉山口市落戶。

2002年,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 截至目前,艾比湖溼地保護區已恢復2670多平方公里,跨精河縣、博樂市和阿拉山口市三地。 每年鳥類繁殖和遷飛的季節,艾比湖聚集的天鵝、大雁、野鴨等水鳥多達幾十萬只,湖波盪漾,水鳥啼鳴,風吹蘆葦,花飄萬里,周邊胡楊重新煥發生機,令人心曠神怡。


此外,艾比湖中含有豐富的鹽硝資源和被譽為水產業“軟黃金”的滷蟲卵資源,滷蟲體生物量和滷蟲卵產量在國內鹽湖中獨佔鱉頭, 據專家測定,艾比湖滷蟲蟲體年資源量可達2萬噸,蟲卵資源量為200至400噸,有著巨大的經濟潛力。 文/圖 納蘭小魚 部分圖片來自GOOGLE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