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一檔《國家寶藏》節目火了,點燃的不僅僅是寶物的前世,還點燃了寶物的今生故事和守護人。節目深入歷史縱深,契合新生代的審美,恰如其分地演繹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凝練於舞臺,讓古老和年輕握手,讓廟堂與江湖互動,讓過去與現在對話。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洛神賦圖》前世傳奇

兩千多年前,三國時期文學仙才曹植一場“洛水美夢”後,讓他文思激盪,揮灑出一曲千古名篇,人神絕戀的《洛神賦》。賦中描述了曹植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定情分離與悵歸。

請將手機橫屏欣賞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摹本部分 | 原作已佚,畫中人物高古,風格靈動,顏色保存佳

這個傳說如此瑰麗動人,古往今來,感染了不少文人墨客,“畫聖”顧愷之感其賦之華彩,創作出了傳世之作《洛神賦圖》。

全卷分別用山、水和空間巧妙自然的將不同的故事情節畫面隔開,欣賞起來十分流暢。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

顧愷之做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他是高古遊絲描畫法的鼻祖。兩位大家的結合可謂是文學之美和繪畫之美的巔峰合作,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洛神賦圖》今生故事

江南碧玉,吐蕊輕舟,兩千年後一位90後女孩,用自己的繪畫方式和創意,重現了她內心夢境中的《洛神賦圖》。

葉露盈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年輕的她已經是中國美術學院插畫與漫畫專業的一名教師。繪本版的《洛神賦圖》一經面世,橫掃金龍獎、金風車信誼圖畫書獎、切爾滕那姆獎等,國內外知名比賽獎項,更是現身法蘭克福書展,備受好評,吸引了各大媒體的目光。女孩大膽的想象力和強烈的線條描繪手法,繼承了先人的古典美,又用大家都能理解的形式感表達出來,形象生動的塑造出獨特的人物、神物與景,驚豔到了美術界。

中國式美學的源代碼——《洛神賦圖》,它代表了中國古畫的創作高度,也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基因。這樣的文化基因,在杭州姑娘葉露盈的筆下“生根發芽”,她善於在文化寶藏中發現新價值,“國寶”不是靜靜地待在博物館,它需要“傳承創新”。

畫家石濤曾說,筆墨須隨時代。這也是葉露盈的初衷:“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古典故事繪本更應該注入年輕血液以及這個時代的標籤,保留魂,注入新顏。”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耳環 | 猶如一朵朵浪花從耳垂中穿湧而出,修飾出洛水麗人的“水韻”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顧愷之是她創作中的畫神,高山仰止般的偶像。作畫之前,露盈也是飽讀相關文集,領悟典故的涵義。《洛神賦》、《山海經》、《莊子》、《抱朴子》細細品味其中的古老神秘,領略東方神韻。

《洛神賦圖》 | 獲第13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獎金獎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向右滑動,看洛神皎若太陽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

畫中人物背景留白,面部特寫生動傳神,豐富的情感彷彿破畫而出。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向右滑動,品曹植人神殊途之恨,盛年莫當之怨

神女風華絕代,曹植風度翩翩,兩人相遇相戀,因人神有別終曲散,眾神靈齊聚哀嘆。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創作伊始,她先把草圖的鉛筆稿,做到與原作等身大小。創作結束,鉛筆稿滿滿可鋪一地,最長的兩張有1.8m。而後又反覆斟酌推敲,在每一個細節上下足功夫。她還將壁畫、紋飾中的傳統元素,帶進了畫中。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洛神賦圖》 | 創作手稿

繪本不同於單幅插圖,對耐心、毅力和控制全局的能力要求更高,最重要的是,還得保證每張獨幅都足夠精彩,在繪畫塑造和顏色搭配上也要別出心裁。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曹植在賦中這樣形容洛神,“雲髻峨峨,修眉聯娟”,露盈抓住了人物最突出的特點,頭髮高聳入雲,長長的眉毛又細又彎,如同在水中盪漾一般。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在繪畫中最難畫的就是人物畫,要賦神達意;而人物畫中最難畫的就是眼睛,要傳神動人”。正所謂點晴之筆”。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最後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露盈繪畫的洛神之眼正是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即便是顧愷之的原作也不能限制她的想象力,“睹一麗人,於巖之畔,彼何人斯,如此之豔也?”巧妙用魚借位,代替了曹植的眼睛,還表達出另一層涵義,魚兒就是洛神,曹植眼裡只有洛神,她遊進了曹植的心中贏取其芳心。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初見時驚為天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黯然分離時,就只剩“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媽祖》 | 獲第二屆當代插畫大賽主題大獎(最高獎)

愛繪畫的女孩運氣一定不會太差,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露盈是幸運的,從小父母栽培她的藝術氣息,鋼琴、芭蕾、書法……“玩”了一圈後,葉露盈發覺自己最愛的還是畫畫。

一支筆一張紙,她就會安靜一整天。她將童年裡的“小夥伴”臨摹在紙上,還極富幻想將自己視為畫中角色,與動畫人物一同踏上冒險之旅。

讀中學時,葉露盈就有了自己的“粉絲群”——她創作連載了幾百頁的連環畫,有人追著看,有人猜結局,還有人前來“催稿”。從那刻時候開始,她就已經進入繪畫情景對白的創作。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Rabbit Hole | 獲英國切爾滕那姆插畫獎

熱愛繪畫的她,不僅多才多藝,而且成績優異。2010年她如願考上了中國美術學院,那時愛笑的她,是不少男生心中暗戀的“校花”,女生喜歡的“才女”。

大學時期,她抽芽、舒展枝葉並向上成長,很幸運地遇見了很好的老師、學習藝術的歷史,積極向上妥妥的學霸,體會創作的方式和生活的奧義。

順利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她,卻迷茫了,不知奮鬥方向,甚至一度因懷才不遇而心情低落,但幸運的是她受到導師的啟迪,不忘初心,迴歸傳統,於是便有了研究現代繪畫演繹出傳統東方文化的課題,並且開始遊歷世界邂逅各國風土人情。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葉露盈用自己賺的稿費,遊歷了20多個國家。她確實踏上了一段追逐夢想的旅途,不僅豐富了她的見聞,提高了藝術和文化修養。在千里之外的她徹底明白了導師的苦心。此後她在創作形象、畫造型、研究新風格時,可以更快地把握所思所想,風格古靈多樣。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她就像北國的一棵苔原植物,無論在何種環境之下都可以生存,並且展現出奇妙的姿態。在一直嚮往的藍色國度挪威,結識了很多與她不同膚色,不同背景,不同觀念的人,大家可以一起party,一起等極光,一起聊人生。

流著維京人血液的北歐設計極簡、奔放甚至粗狂,讓她徹底改變以前創作時的謹小慎微,開始不拘泥、不鑽牛角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對世界探索的獨特奇麗之花在她筆下肆意生長,讓沿途溢滿暗香。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生活有平凡瑣碎的一面,也在不經意間孕育著靈感,一個人觀看世界的方式,也在自己的經歷和體驗中構建。

葉露盈創作《蝴蝶》的靈感來自2010年海地地震,她希望插畫可以撫慰受傷的心,帶去希望。

》這裡曾經是美麗的海灣,到處可以感受到鳥語花香

》地震後摧毀了整個城市,籠罩著悲傷和哭泣

》破繭而出的蝴蝶給人們帶去了希望和生機

《蝴蝶 》 | 獲中國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露盈的筆名“鹿鳴”語出《詩經》,從這個小細節中,就不難看出她對傳統文化的傾心。她身上流淌著細膩而溫婉的氣質,在平淡的日常中靜靜地傾聽自己的內心,積蓄成創作的無窮動力。

露盈的文字,也如她的畫一般優美而充滿想象。

抵達奧斯陸那個夜晚她在漫天繁星下寫道:

一萬米高度的旅行終將落地,我趕在北極光的前頭回到這裡,仙女織好了整個銀河;此刻的你,應該像蟄伏在冬夜裡的小獸一樣熟睡在星空的懷抱。牽掛我、陪伴我的人兒,休怪這星夜太短。只願有那麼一刻,你能像處子一般,聽見大地和黑夜的沉吟。

在哈尼族的梯田前她寫道:

綿延幾萬畝的梯田定格了哈尼族兩千年來的勞作與信仰,一代代渺小的個體在起伏的大山中奉獻一生的時光,堆積起來,創造了山間的漣漪,好似俄瑪天神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撫摸了一下這片豐饒的土地。就算會被捲入現代化的洪流,但這個追隨著白鷳鳥的民族最終定會尋找到光明。

邂逅極光時她寫道:

無論你來或不來、我都在這裡,克麗繡湖面星影婆娑,苜蓿氣味清冷香甜。我拋棄期待,隔斷幻想,只是臨在。

藝視角|美院最小女教師重煥《洛神賦圖》生機

在露盈看來,追隨千年不變的流行,必須不忘初心,要將自己深深地埋進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泥土中,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聽。

傳統文化就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寶藏,滋潤著每位藝術家的創作生涯。真心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將中國傳統文風、畫風與現代的漫畫技藝結合。插畫將詩詞歌賦與繪畫融為一體,創造出了具有中國傳統意味的綺麗世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