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課》「黃渤道歉上熱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讓人尷尬」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01

#黃渤道歉#上了微博熱搜。

黃渤為什麼要道歉?

原來在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上,黃渤作為開場嘉賓,在介紹佟麗婭時,出現了口誤,把佟麗婭的名字,說成了“佟亞麗”。

場上另外三位演員趕緊糾正黃渤的口誤。

機敏的黃渤也迅速作出反應,趕緊圓場說:“上臺之前開玩笑,果真就開成了。”順勢進行了糾正。

閉幕式結束以後,黃渤微博回應自己的口誤,稱“自己能力有限,壓力山大”,同時還不忘開了一個玩笑說:“這事兒得多少頓飯才能擺平啊?”並@了佟麗婭。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隨後,佟麗婭發文安慰黃渤:“渤哥,別緊張,你只是叫出了我的曾用名,就是怕‘亞麗’壓力大才改的。”

佟麗婭的回覆相當機智,情商也高得不得了。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黃渤是不是在臺下開玩笑造成口誤,佟麗婭是不是有曾用名,這些都已經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兩位事主用高情商化解了對方的尷尬。

網友們為之折服,把黃渤道歉推上了微博熱搜。

情商高的人總能體察出自己和對方的尷尬,也能用智慧化解這種尷尬。

黃渤曾經發表過一次主題演講《誰會拒絕一個幽默的人》,他的核心論點就是“幽默,是為了化解尷尬,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讓人感到尷尬。”

而他自己,就是一本行走的情商教科書。

02

這本教科書裡,黃渤用他的言行書寫了眾多高情商的參考教案。

黃渤的經典之作要數2013年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

鄭裕玲一開場就調侃黃渤:“黃渤,今晚的風很大嗎?把你的頭髮都吹歪了。”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黃渤很淡定地說:“對,今天確實是。這是心情的一種外化表現”,並用手指指自己的頭髮說:“大家可以看到我現在的心情有多澎湃。”

鄭裕玲並沒有放過黃渤,緊接著又評價他的服裝。

她說:“那服裝呢?你今天穿的是睡衣吧。因為我五年沒來金馬獎,所以我穿得很隆重。你看看臺下,劉德華,梁朝偉,成龍,他們都穿得很隆重。”

黃渤馬上接過話頭說:

對對對。他們是客人嘛,客人到別人家裡去,肯定要穿得隆重一點。

因為你五年沒有來,而我這五年一直在金馬獎。把金馬獎變得像家一樣,回到家裡一定要穿得舒服一點。

在那次頒獎典禮上,智慧的黃渤沒有讓主持大咖鄭裕玲、蔡康永討到便宜,卻讓最擅長於說話之道的蔡康永在事後向他道歉。

典禮上,蔡康永對他說:“黃渤,這(指金馬獎)是我家,不是你家。”

此話一出,黃渤有些尷尬,現場氣氛也有些凝滯,連場下的劉德華都馬上變了臉色。

黃渤並沒有接下蔡康永的話,而是迅速轉移了話題,他說:

其實我剛才看到你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一匹馬跟你一起,這麼久了,只看到過人騎馬,沒看過馬騎人。

黃渤的表現更勝一籌,他沒有在卡住的話題上戀戰,而是給對方拋出了一個更加有趣的話題。

全場為他迅速的反應、精彩的語言而爆笑鼓掌。

事後有人指責蔡康永對黃渤不友好。

蔡康永特地作了解釋。

他說,因為突然被告知,頒獎人還沒就位,後臺要求他拖時間,所以就臨時起意說了這句話,幸好黃渤不介意,他向黃渤道歉。

蔡康永可是精於說話之道的,這應該算是他少有的失誤吧。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03

高情商的人,不僅化解自己的尷尬,也能為別人著想,化解別人的難堪。

在黃渤的演講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朋友,少白頭,一臉褶子,穿得也不是特別時尚。其實他只有32歲,但是每每上車都有人給他讓座。而他每次都坐了。

黃渤玩笑地質問他:“你這人怎麼這麼不要臉呢?”

朋友說:“我要是不坐的話,讓座的人會很尷尬的。”

黃渤由此領悟到:有時,將錯就錯也是高情商的表現,它避免了讓自己和別人同時陷入難堪。

一次機場巧遇,黃渤就活學活用了。

在機場,一個人一巴掌拍在黃渤的肩膀上,顯得很熟悉的樣子。黃渤不敢多說話,怕是自己熟悉,但又一時忘掉的人。

一路上那人侃侃而談:“你演那個電影,我看了很多部,我太喜歡你了。我最喜歡你的就是那部,跟劉德華演的。”

黃渤一聽就懵圈了,原來那人是個粉絲,還把他和王寶強弄混了。

臨別時,粉絲要求合影並簽名。黃渤大筆一揮,簽下了三個字:“王寶強”。那人滿意地捧著簽名走了。

所以說,別拆穿,有時候也是黃金交際法則。

試想,如果黃渤簽下的是自己的名字,那種四目相望、目瞪口呆的場面是不是更辣眼睛?

電影《親愛的》在做宣傳推廣的時候,有人開玩笑地問陳可辛導演:因為片子很感人,用手絹和手紙哪個擦眼淚更好?

陳可辛導演似乎沒明白提問者的意思。

他的回答是:“我覺得其實根本不需要擦,感情自然流露就好。”

這句話間接否定了提問者對影片很感人的觀感。黃渤馬上說:“對,不是有一首歌嗎?叫甭擦擦,甭擦擦。”

雖然這個幽默有點冷,但效果很好,現場笑聲一片。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04

很多人對黃渤是始於才華,忠於人品,陷於情商。

這個顏值不高的影帝有一大眾粉絲,其中不乏女神級的明星。

同樣高情商的林志玲就自稱是黃渤宇宙第一迷妹以及臺灣後援會榮譽會長,她屢次公開表態,黃渤是她的理想型。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在林志玲的眼裡,黃渤踏實真誠又細膩,唱歌超好聽,他全身充滿了令人快樂的細胞,天天跟這樣的男人在一起是件很幸福的事。

而高冷範兒才女徐靜蕾誇起黃渤來,也是不遺餘力,不吝惜溢美之詞。

黃渤香港後援會會長舒淇更是被人發現在她的微博中提到最多的男星就是黃渤。

有趣比顏值更讓人慾罷不能,高情商勝過高顏值。

黃渤的高情商是如何養成的呢?

知乎關於“情商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問題,有一個網友的答案是這樣寫的:“吃的虧多了,情商就高了。”

倒有幾分一語中的。黃渤的高情商確實與他的經歷相關,他的溝通智慧是從他經歷過的複雜的底層生活錘鍊出來的。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05

黃渤出生在青島一干部家庭,上有一個姐姐,望子成龍的期待揹負在了黃渤的身上。

而黃渤用實際行動讓父母的期待屢屢落空。

在母親的捶打中,黃渤清醒認識到自己“就是不愛讀書”,但自豪的是自己唱歌好呀,拿了一堆歌唱大賽獎勵。然而,沒什麼用,在父母眼裡那就是一堆廢紙。

“好好學習吧,別影響成績,難道你以後靠這個吃飯嗎?”

父親的這句話提醒了黃渤,他開始瞞著父母在歌廳裡走穴。

他把第一筆酬勞交到母親手上,那是一筆五倍於父母工資的成果。

原來兒子“胡亂乾的事”也能養活他自己。

只是其中的苦,他不會讓父母知道。

有一次,黃渤和夥伴們在一家歌廳唱了好幾天,老闆賴賬不給錢,給他們留了一個電話號碼。

可是每次打電話催款,對方不是不接,就是假裝信號不好,幾句不合就掛掉。最後好說歹說,才給了十塊錢。

那時歌廳的駐唱歌手頗受人尊重。後來風向一轉,歌手越來越不值錢,他們的音樂淪為吃客們大吃大喝時的背景音樂。

喜愛的音樂被人糟踐不說,生活也因此困頓不堪。

生存成了緊急要務,黃渤帶著“藍色風沙”樂隊連軸12場演出;

曾經給大牌歌手們寫過他們永遠不會知道作者的歌曲;

做過七年的兼職舞蹈教練;還和韓國人一起開過工廠,天天喝得酩酊大醉、醉生夢死。

黃渤的轉機來自好友高虎對他的推薦,在管虎的作品《上車,走吧》裡擔任主角。這是他第一次“觸電”,由此萌生了要考電影學院的想法。

那時他27歲,長得又太難看,兩次落榜,不得已只能曲線救國,報考了配音專業。

自此,黃渤才算步入一條順利的道路,演著自己喜歡的電影,重新唱起喜歡的歌,順帶實現一把導演夢,並用被生活錘鍊出來的高情商,俘獲大批粉絲。

《情商课》「黄渤道歉上热搜: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让人尴尬」

06

心理學大師丹尼爾·戈爾曼在他的作品《情商》中對智商和情商有這樣一段描述: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風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懷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無成。”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有80%由情商決定,智商只佔20%。

這就很容易解釋像黃渤這樣顏值不高的明星為何如此受歡迎了。

勤奮刻苦,造就70億影帝;情商高企,卻讓他廣受歡迎。

演藝圈裡碰到帥哥不難,難的是碰到不帥,卻因為有趣而帥得發光的明星。

有人說:“當智商和情商都高時,顏值就是個贈品”,用在黃渤身上正好恰當。

經歷的坎坷,草根的跌宕,黃渤見多了人情的冷暖,人性的美醜,人心的善惡,卻又認真而踏實地努力著。

有些羅曼·羅蘭筆下的英雄主義: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還用自己的高情商暖透人心。

但黃渤也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學,那就是“第四名”論。

他曾經在接受某節目採訪時,稱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做“天下第四”。

與前三甲相比,第四名沒有什麼顧慮,能更好地做自己。

不招人妒,也不被忽視;不處於焦點,也不偏離光圈;不搶風頭,也不惹關注。

所以,黃渤的高情商不做作不圓滑,更多體現的是一種不卑不亢、不爭不搶,不自視甚高,也不妄自菲薄,能在關鍵時刻巧妙回應,也能對惡意攻擊四兩拔千斤的反擊。

他曾說:“別人想要貶低我,那我就把自己放到最低,剩下的就只有往上的空間了。”

有顏的人易被時光拋棄,有趣的人才會歷久彌新。

因為他是黃渤,一本行走的情商教科書,自帶暖人的光。

能還喜歡下面這些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