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存入銀行,我們的存款是如何被銀行“花掉”的你真的知道嗎?

錢存入銀行,我們的存款是如何被銀行“花掉”的你真的知道嗎?

1、資產業務

貿易銀行的三大業務:負債業務(存錢)、資產業務(貸款)和中間業務(根本啥都不做,只是代理客戶承辦支付和其他委託事變,並收取手續費)。顯然,貸款是我們最熟習的,也是銀行最贏利的傳統業務。據2017年半年報數據表現,5家上市銀行算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746.35億元,佔3344家上市公司總利潤的46.32%。

尤其是在國內銀行息差如許大的狀況下,銀行很樂於把我們存進去的錢放貸出去,此中主要包括住房貸款、消耗貸款、企業貸款等。

別的,還有一些特別的貸款業務,比如說貼現貸款、信譽卡業務等。當然,貸款之前,還需求將存進來的錢放一些比例在央行作為存款預備金。定向降準後,現在大型貿易銀行、股份制貿易銀行、城市貿易銀行、非縣域鄉村貿易銀行、外資銀行的預備金率大約在14%-16%不等。

錢存入銀行,我們的存款是如何被銀行“花掉”的你真的知道嗎?

2、投行業務

銀行整天躺著賺息差也很無聊,也想找點樂子,比如買點國債、企業債、外匯什麼的。而此中國債的風險很小,收益穩,因而在金融機構投行業務中佔比很大。還有便是平常外匯匯兌和結算等,銀行每天都會有外匯的買售價,無論是對公還是對私,都是賺此中的匯兌差價。

但銀行也不是啥都能買的,比如我們最熟習的股票,銀行不容許自主或代理交易股票,只能通過銀證轉賬的方式轉給券商去交易。還有便是像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權、非標準化債務資產(俗稱的非標資產)、地方當局融資平臺、房地產業、兩高一剩行業等都屬於銀行限定投資範圍。

錢存入銀行,我們的存款是如何被銀行“花掉”的你真的知道嗎?

3、同行業務

胳膊肘不能往外拐,相比金融業以外的投資範圍,金融機構同行投資的範圍相對會多一些。比如購置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信託投資方案,或許基金公司的基金、券商資產管理方案、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資產管理方案、保險業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產品等。

此外還有平常經常說的同行拆借/放。這是銀行間的短期資金的融通,說白了便是當天A銀行出入不平衡,向B銀行借1個億,來日還,或許一週、三個月後還(我國現在同行拆借限期最長不超越1年,平凡為1天,7天,14天,21天,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其作用便是平衡各銀行的出入,而拆放行,也是資金貸出行也會取得肯定的利差。

那假如我這邊銀行的錢不是借給A銀行,而是存在A銀行那邊能夠嗎?當然能夠!這就構成了同行存款和同行存單。

同行存款很好明白,便是A銀行把錢存在B銀行,跟我們老百姓去銀行存錢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同行存款的資金量往往很大,因而利息也需求雙方協商而定(因而同行存款也叫協議存款),說白了就有點像VIP效勞,開個小灶,因而利率也比平凡的定存要高。2017年一年期協議存款的利率為2.75%,高於一年期定存的1.75%。

而同行存單呢?是指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法人(以下簡稱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天下銀行間市集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據。它就像古時候的銀票一樣,是一種有信譽的憑據,能夠流暢轉讓和質押的。

最後多說幾句。以上這些分類並不標準,只是便於明白。假如要拓展的話,還能觸及到很多表外業務,但無論奈何,銀行的錢永久不會閒著,金錢永不眠,不然的話奈何推進經濟開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