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買房20萬公攤,130㎡實際只能用97㎡,房產商好坑!

我們都知道,在國內買房肯定會有一個公攤面積,但讓人意外的是,有些房子公攤面積出奇的高。

“27層的房子,面積130平,公攤面積33平,套內可用面積才97平。公攤面積房款等於白出了,想想就肉疼,這個公攤面積是不是過大了?”

“100平的房子實際居住面積才70平米!好坑啊!”

公攤面積是什麼?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眾共用面積。

100萬買房20萬公攤,130㎡實際只能用97㎡,房產商好坑!

公攤面積包括

100萬買房20萬公攤,130㎡實際只能用97㎡,房產商好坑!

倉庫、車庫車道、供暖鍋爐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管理用房等不會計入公攤。

假設你買了一套100平米的高層住宅,每平米單價2萬,實際使用面積卻只有80平米,那麼200萬的房子,40萬是在給公攤面積買單,如果在北上廣深這些房價高的地方,給公攤面積買單的錢隨便上百萬。

100萬買房20萬公攤,130㎡實際只能用97㎡,房產商好坑!

公攤面積為什麼這麼坑爹?

我們在買房的時候,想要的是實際使用面積,其他部分的錢我不想出,但是現在公攤部分的錢必須要出,所以覺得坑爹。

還有比這更坑爹的地方是,很多收費按照建築面積計算,可是這些公攤部分並不會提供這些服務。

比如暖氣費,收取暖氣費是按照套內面積加公攤面積的建築面積來計算的,未提供取暖服務的公攤面積和套內面積收費標準一樣。

比如物業管理費,部分公攤部分沒有提供物業管理服務也是要同價格收取物業管理費,你說坑不坑。

100萬買房20萬公攤,130㎡實際只能用97㎡,房產商好坑!

其實有很多業主呼籲取消公攤面積,直接按照套內面積計算一切面積相關的費用。為什麼不取消公攤面積呢?應該還是有合理的地方

比如你去飯店吃飯,公攤就好比這些碗啊,碟子啊,筷子,空調,裝飾照明燈等,如果不收取這些附加費用,吃個飯也不能好好吃了。

100萬買房20萬公攤,130㎡實際只能用97㎡,房產商好坑!

既然公攤面積不會取消,大家買房時在詢問公攤面積時,也要了解這些知識。

(1)公攤並非越小越好

公攤面積太小,則樓梯、大堂等公共區域也會小,影響美觀度和居住的舒適度。

(2)高得房率≠公攤面積少

很多開發商會將地下室、陽臺、飄窗等贈送面積算入到房子套內面積,這樣算公攤面積沒有減少,卻能獲得很高的得房率。所以,高得房率≠公攤面積少。

(3)零公攤都是在騙人!

零公攤並不是沒有公攤,而是開發商通過大面積贈送,填補公攤面積。需要注意的是,贈送面積不寫入產權,裝修還有所有權等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4)公攤百分比≠公攤面積

公攤百分比是測算整個小區的結果,因此具體到每套房子的面積就會有一定的差距。就像馬雲有幾百億,我只有1000快,平均下來你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