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處嗎?與你無關!

“你是處嗎”

“悄咪咪地告訴你,關你屁事”

……

關於“處女情結”看法

A

首先關於太隨意,人們能接受認識一個星期就結婚的,這反而是一段佳話,卻無法接受在一起幾個月發生關係的,這樣子女孩子就太隨意了?性應該是一件很單純很美好的事情,因為一個美好的時間地點兩個人情動自然而然發生的關係,又為什麼會被人看不起?

B

不用對第一次這麼糾結,這都是被封建思想害的,傳統禮教宣揚貞潔烈女是因為男人統治社會,男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佔有慾,來宣揚處女情節,把第一次一定要留給丈夫這樣的思想刻進女人們的潛意識裡,對於那些性自由的女性進行道德批判。

一個人身體的主人是他自己,這個身體我怎麼用,都是我的自由,它屬於我的私有財產,別人無權干涉,對不對?所以我想把第一次給誰都是我的自由,憑什麼要別人說三道四。再說婚姻幸福的一個標準是性生活和諧,如果婚前沒有性,到了婚後發現性生活不和諧,我是不是要遭罪一輩子?這對我自己是不是不負責任?

所以說婚前性行為,是一種對自己的負責任,畢竟找老公是想過一輩子的,當然應該慎重。

所以說,處女情結什麼的,都是男人為了自己的佔有慾而造出來的邪惡條款,完全自私自利,一點都沒有對女性的尊重。

所以說,不用糾結第一次的問題,你的身體你做主,你就是對性好奇,想體驗體驗有什麼錯,這跟我想吃個芥末味的冰淇淋一樣,很正常,但是,要注意安全措施,別把自己肚子搞大。

C

要戴套,要戴套,要戴套

別拍照,別拍照,別拍照

D

找個沒有處女情結的男人就可以了。處女情結比亂倫和獸交要惡劣得多。寧可找個亂倫男人和跟狗做愛的男人,也不要跟有處女情結的男人戀愛。寧可跟狗性交,也不要跟有處女情結的男人性交。

當代國際女性主義者堅決反對處女膜崇拜,認為它是為了貶低和否定全體女性的全部社會價值和所有人生理想,才把女性的人格依附於那一小片生理構造。

她們認為,處女膜崇拜是傳統社會套在女性脖子上的枷鎖,甚至是絞索。

這是社會發展中,女性為了自己合法權益所鬥爭的產物,反對社會崇拜處女膜是女權鬥爭的重要標誌。

然而,當一個男性個體提出自己有“處女情結”時,他或多或少都會遭受來自環境的壓力,甚至自己也會懷疑自己,這就有問題了。

你是處嗎?與你無關!

“處女情結”有錯嗎?

曾經的社會,女性的地位總是低於男性,所以就產生了女性鬥爭,為了紀念這樣一次的活動,就有了“國際3·8婦女節”。

當一個社會過度強調一種價值觀,以此用來壓迫另一群人,被壓迫著而站起來反抗,而固執已見的人就會被釘死於十字架裡。

那時候還瘋狂地強調“處女情結”的人,就是在犯錯。

可當社會處於一種相對平等時,沒有為了一種價值觀而進行強烈的追求時,反過頭來指責他人擁有“處女情結”,那是不對的。

“處女情結”它是一種個人選擇,它無關他人,這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在法律意義上的必須為或者不可為。

所以,當一個人跟別人談起自己擁有“處女情結”時,到底有沒有錯呢?

沒有,這是一種個人選擇,他人無權干涉。

舉一個例子。

任何人在出生時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地,假如在他長大後,他發覺自己出生的國家並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要求(貪汙、內亂、經濟危機),他跟自己的父母說:

“等我賺夠錢,我要移民到自己想去的國度,我不會愛上自己現在的這個國家,因為我討厭它,可能移民後,我會愛上另一個國度,還會效忠於它……”

這有錯嗎?

沒有錯,這還是一種個人選擇。

我們這個社會的可笑之處,就是總有一些人喜歡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禁錮他人的思想,他不會感覺自己是錯誤的,他還會高高在上的指責你。

法律從不限制你的思想選擇權,然而你身處的環境卻會限制你。

這可能會被打上不愛國的標籤,但在細想之下,這種狹義的觀念,就是俗稱的“道德綁架”。

沒有人需要為你的高尚讓步,只有你自己去要求自己,不是你來要求別人。

是處男,要求對方是處女,沒有錯;不是處男,要求對方是處女,也沒有錯。

反過來,女性的“處男情節”也是如此。

“處女情節”沒有錯,錯的是有些人對此做了價值評判。

你是處嗎?與你無關!

處女情結我認為並不僅僅是一種性偏激的行為,而是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征服欲與佔有慾,當然也還有一種是傳統意義上對於性的隱晦感。

我想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擁有這樣的情結,試問誰不希望自己的伴侶為自己所擁有並且僅為自己擁有過?

社會越來越開放,性被拿到檯面上進行交流,有些人開始擺脫“生孩子的性才是神聖的,而僅是性就是骯髒的”的狹義思想,性可以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正常生理行為。

但我認為性還是需要一定的神秘感,也就是保守感。

這個觀念很落後,但是我尊重。

例如《歡樂頌》裡面,應勤自己是處男,希望女友是處女,我覺得沒有問題,這就像有人想找18釐米大的男友,有的人想找有熊貓的,都是一個道理。

但是拿出來,衡量別人,勸導別人甚至侮辱謾罵不是“處”的人,就非常令人討厭了。

道理很簡單,你不想考大學,讀完九年義務教育就停止讀書,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但是別人辛辛苦苦考大學,你就勸導別人按照自己的“讀書無用論”去選擇,這就是不對的。

“天賦權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權利。其中包括所有智能上的權利,或是思想上的權利,還包括所有那些不妨害別人的天賦權利而為個人自己謀求安樂的權利。”

你是處嗎?與你無關!

到底該不該有處女情結

陳奕迅的一首歌叫《斯德哥爾摩情人》。

而有種病叫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徵。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作家毛姆在《面紗》裡就概括過這種病症,他寫道:

“我對你根本沒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的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有時候愛一個人,最糟糕的處境是,我沒有愛上你盡力呈現的美好面貌,而是愛上了你渾濁不堪的內心。”

這種所謂的愛,很大程度上與“性”有關,沉浸其中,好像毒藥一樣纏綿在一個人的身體裡。

“性”不是羞恥,更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

它既然存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也離不開它,那為什麼不能好好直視它呢?

我不喜歡幾年後我們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還是這樣的:

約到了暗戀已久的女生一起吃飯,很開心這次她沒有開口拒絕。我:“那個…我可以餵你嗎?”

看她點了頭,我興奮的簡直要暈過去了:“那你不許喊哦。”

說完我撕下了她嘴上的膠布……

至於處女情結,就是一個情結而已,還有其他的比如高個子情結,腿長情結,胸大情結等等,這沒有什麼的,這是你的選擇,這是你的偏愛。

你是處嗎?與你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